[發明專利]一種提高電光轉換效率的LED燈珠封裝方式與電路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95593.9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540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蔣夏靜;樓鴻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冪光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62 | 分類號: | H01L33/62;H01L33/32;H01L25/075 |
| 代理公司: | 廣州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冼俊鵬 |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電光 轉換 效率 led 封裝 方式 電路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電光轉換效率的LED燈珠封裝方式與電路結構,屬于LED領域。針對現有技術中電光轉換效率普遍不高的問題提出本方案,以氮化鎵材料作為LED燈珠光源材料制作LED芯片;根據貼片光源支架,選擇合適的功率和數量的LED芯片;將LED芯片以A行B列的矩陣方式布置在所述貼片光源支架上;將每行內的LED芯片利用金線焊接串聯;將串聯后的每一行利用焊接進行并聯;引出每個LED芯片的正負極至貼片光源支架外;對貼片光源支架上的所有LED芯片進行熒光粉涂層封裝得到LED燈珠。優點在于能效高,LED光源耗電量少,節約能源,以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作為LED照明光源,在同樣亮度下耗電量僅為普通白熾燈的1/10。其使用壽命在5萬小時至10萬小時之間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電光轉換效率的LED燈珠封裝方式與電路結構。
背景技術
LED的效率主要包括內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IQE)、光提取效率(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LEE)、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以及電學效率(Electrical Efficiency,EE)、注入效率(Injection Efficiency,IE)、功率效率(Wall-Plug Efficiency,WPE)。LED的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Efficiency,EQE)由內量子效率、光提取效率和電流注入效率三部分來決定:ηexternal=ηinternal×ηextraction×ηinjection。
外量子效率可以用下述公式表達:
其中nq為單位時間有源區產生的光子數目,ne為單位時間注入到有源區的電子-空穴對數目,P為LED的輸出光功率,hc為單個光子的能量,λ為發光波長,I為正向工作電流。
LED的內量子效率的決定因素是InGaN量子阱的輻射復合效率。GaN基藍綠光LED通常采用InGaN作為發光阱,InGaN/GaN多量子阱(Multiple Quantum Wells,MQWs)作為有源區是GaN基LED最常見的外延結構。
LED的外量子效率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光提取效率。目前的GaN基LED芯片,用于提高光提取效率主要研究方向有:(1).采用圖形化藍寶石襯底;(2).p型GaN表面粗化技術;(3).ITO挖空技術;(4).電流阻擋層設計(Current Blocking Layer,CBL);(5).芯片背鍍高反膜等設計。其中藍寶石圖形襯底和p型GaN表面粗化技術,主要是從電流擴展和光提取角度提高光提取效率。
InGaN基LED發光效率面臨的最核心問題是Efficiency Droop效應,即在很小的注入電流下,GaN基LED的發光效率會迅速上升到某一個峰值,然后隨著注入電流的增加,光效開始出現衰減現象。這是目前限制GaN基LED進入通用照明市場是一個核心問題,不僅限制了單燈光通量的提高,同時對制造成本也是一個挑戰。攻克這一物理問題是GaN基LED走向低成本、高光通量的致勝法寶,是固態照明走向通用照明的有力武器。對于InGaN基LED中存在的這一特殊物理現象,國內外很多研究機構和企業都開展了廣泛研究工作,對這一物理現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目前對于GaN基LED大電流下發光效率下降的物理機理認識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空穴注入不足引起的載流子泄露;(2).Auger復合;(3).載流子去局域化。目前改善Efficiency Droop特性的方法主要是集中在p型AlGaN電子阻擋層設計和有源區結構設計。
目前電光轉換效率普遍不高,需要研發一種新的燈珠封裝方式與對應的電路結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電光轉換效率的LED燈珠封裝方式與電路結構,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冪光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冪光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559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