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固相分散萃取結合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檢測何首烏中5種蒽醌類化合物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93723.5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53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萬益群;徐穎;郭嵐;劉翻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6;G01N30/64;G01N30/86 |
| 代理公司: | 南昌恒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25 | 代理人: | 楊志宇 |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分散 萃取 結合 高效 色譜 同時 檢測 何首烏 種蒽醌類 化合物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同時檢測何首烏中5種蒽醌類化合物(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酚、大黃酸和蘆薈大黃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法(UPLC?DAD)。何首烏作為一種傳統的補益良藥,已有悠久的歷史。蒽醌類化合物是何首烏中一類主要天然藥物成分,具有抗菌、抗炎、免疫調節和保護心血管的功能,主要由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酚、大黃酸和蘆薈大黃素組成。本發明采用了分散固相萃取(DSPE)方法,結合UPLC?DAD分析技術,提供了一種同時檢測何首烏中5種蒽醌類化合物的分析新方法,儀器檢測限為0.01~0.07 mg/L,為何首烏藥材的質量控制及安全評估提供技術手段。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固相分散萃取(DSPE)結合超高效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法同時檢測何首烏中5種蒽醌類化合物(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酚,大黃酸和蘆薈大黃素)的分析方法,屬于分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何首烏是一種傳統的補益良藥,具有生發和黑發、脂質調節、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衰老、神經保護、心臟保護、肝保護、免疫調節作用等活性,長期以來在世界范圍特別是亞洲國家內廣泛使用。蒽醌類化合物是何首烏中一類主要天然藥物成分,主要由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酚、大黃酸和蘆薈大黃素組成。
隨著我國中草藥臨床用量的增加以及中藥成分的的研發生產使用,人們對中草藥的安全性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近年來不斷出現關于何首烏及成藥制劑使用的不良反應甚至毒性反應的報道,而蒽醌及其衍生物被認為是引起毒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何首烏中蒽醌類物質快速、簡便、靈敏、準確的分析技術對何首烏安全評估及質量監控有重要意義。
目前文獻中關于何首烏中蒽醌類化合物的測定,通常是利用溶劑回流或超聲提取,然后將提取液直接采用液相色譜-紫外或質譜進行測定。樣品前處理過程僅有提取過程,而沒有凈化過程,雖然簡單快速,但由于中草藥基質復雜,共提物給測定帶來的干擾以及對色譜柱的損傷不可忽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單、方便、靈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法以同時檢測何首烏中5種蒽醌類化合物(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酚、大黃酸與蘆薈大黃素)。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基于分散固相萃取(DSPE)方法,結合超高效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法實現何首烏中5種蒽醌類內源性物質(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酚、大黃酸與蘆薈大黃素)的分析方法。何首烏中5種蒽醌類內源性物質用70%甲醇超聲提取,將提取液用水稀釋至甲醇含量50%,采用C18材料吸附蒽醌類化合物,然后用乙腈洗脫,將洗脫液氮氣吹干,甲醇復溶,采用UPLC-DAD檢測。
本發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超高效液相色譜條件;5種蒽醌類物質的同時檢測;樣品的前處理;樣品的檢測。
一種基于分散固相萃取(DSPE)結合超高效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法同時檢測何首烏中5種蒽醌類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液相色譜條件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儀器是Acquity UPLC H-Class Plus超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公司),配有Acquity四元梯度泵、Acquity FTN自動進樣器、Acquity柱溫箱和Acquity FDA二極管陣列檢測器。色譜條件:色譜柱:ACQUITY UPLC ? HSS T3分析柱(2.1mm×100 mm×1.8 μm);柱溫:35℃;進樣體積:5μL;流動相:A相為水(含0.1%甲酸),B相為乙腈(含0.1%甲酸);梯度洗脫程序:0~1 min,45% B;1~10min,70% B;10~13min,90% B;13.1 min,45%B;15min,45%B;流速:0.4 mL/min;檢測波長:254 nm。
(2)5種蒽醌類化合物的同時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大學,未經南昌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37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