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交叉口設置排陣式交通控制的判定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79485.2 | 申請日: | 2021-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63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0 |
| 發明(設計)人: | 周洋;蔣聰;張鶴;何清;史穎;何承韡;楊文凱;吳桐 | 申請(專利權)人: | 啟迪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02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交叉口 設置 陣式 交通 控制 判定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交叉口設置排陣式交通控制的判定方法和裝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判斷交叉口道路條件是否滿足預設道路條件;若是,則采集所述交叉口的交通數據;根據采集到的所述交叉口的交通數據確定所述交叉口的交通構成,檢測所述交叉口的交通構成是否滿足預設構成條件;若是,則檢測所述交叉口是否具備設置排陣式交通控制的空間改造條件;若是,則檢測所述交叉口的通行流量是否滿足預設流量閾值;若是,則計算每組對向進口道的交通飽和度,并判斷所述交通飽和度是否大于預設飽和度閾值,若是,則所述交叉口適合設置排陣式交通控制;反之,則不適合設置。上述該判斷方法使用條件簡潔明了,方便快捷,可靠性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交通工程中道路交叉口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交叉口設置排陣式交通控制的判定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近些年機動車保有量的迅猛增長,道路交叉口大規模擁堵的城市越來越多,為了解決交叉口道路擁擠的問題,排陣式交通控制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道路交叉口的通行當中。
排陣式交通控制是對進入路口的車輛提前進行打包排隊,變鏈狀通行為塊狀通行,使路口空間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從而減少車輛通行時間的一種新型交通控制技術。相比于傳統信號控制交叉口,排陣式交通控制能最大限度提高路口通行能力,減少延誤,縮短排隊長度,減少路口運行周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擴展性,且擁有更為靈活的信號調控手段。路口可以全新建設,也可以在現有基礎上改造升級。設備可根據需求靈活組合,節約成本,施工方便,工程周期短,可快速建成使用,能夠產生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
因此判斷排陣式交通控制是否適用于我國城市交叉口,怎樣明確何種交叉口才適用,確定排陣式交通控制的方法對于更好地發揮城市交叉口的功能、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十分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交叉口設置排陣式交通控制的判定方法和裝置,提供了一種能夠判斷道路交叉口是否適合設置陣列式交通控制的具體實現方法,該判斷方法使用條件簡潔明了,方便快捷,可靠性高。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交叉口設置排陣式交通控制的判定方法,包括:
判斷交叉口道路條件是否滿足預設道路條件;
若是,則采集所述交叉口的交通數據;
根據采集到的所述交叉口的交通數據確定所述交叉口的交通構成,檢測所述交叉口的交通構成是否滿足預設構成條件;
若是,則檢測所述交叉口是否具備設置排陣式交通控制的空間改造條件;
若是,則檢測所述交叉口的通行流量是否滿足預設流量閾值;
若是,則計算每組對向進口道的交通飽和度,并判斷所述交通飽和度是否大于預設飽和度閾值;
若是,則所述交叉口適合設置排陣式交通控制;反之,則不適合設置。
可選的,所述預設道路條件包括:道路包括雙向六車道及以上、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隔離、用于排陣式控制的路口上游排隊空間大于一定長度距離、進出口道車道數相匹配、進口道車道數在三條及以上、具有放置在最外側的右轉專用車道、交叉路口的路幅寬度與幾何尺寸大于一定閾值,以及左轉車行駛半徑大于設計車輛最小轉彎半徑。
可選的,通過歷史記載數據和/或攝像法采集所述交叉口的交通數據。
可選的,所述預設構成條件為大型車輛分擔率小于5%;
相應的,所述根據采集到的所述交叉口的交通數據確定所述交叉口的交通構成,檢測所述交叉口的交通構成是否滿足預設構成條件,包括:
根據采集到的所述交叉口各進道口在高峰時段到達的機動車交通量,確定所述機動車交通量中的大型車輛分擔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啟迪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啟迪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794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松緊固件及墊塊
- 下一篇:互動視頻的用戶行為統計方法、裝置及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