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氧化石墨相氮化碳、抗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79315.4 | 申請日: | 2021-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48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郝麗英;林愷豐;陳紅利;蔣麗;徐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21/082 | 分類號: | C01B21/082;A61K31/704;A61K47/52;A61K49/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艷艷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化 石墨 氮化 抗癌 藥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氧化石墨相氮化碳、抗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生物醫藥技術領域,本發明以均苯三甲酸和鹽酸胍為前驅體,并采用濃硝酸處理后,成功引入了含氧官能團并使得石墨相氮化碳變為多孔網狀結構,然后進行高溫高壓改性處理,使得網狀結構被打斷變成納米顆粒狀結構,最終制得三嗪結構的氧化石墨相氮化碳熒光材料,該氧化石墨相氮化碳熒光材料具有優異的穩定性、水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并進一步以上述的氧化石墨相氮化碳作為載體,吸附鹽酸阿霉素得到抗癌藥物,可有效地被癌細胞的攝取和富集于細胞及細胞核和實現對材料定位和藥物監測的同時進行。本發明在藥物傳遞、制備癌癥治療藥物、生物成像和示蹤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氧化石墨相氮化碳、抗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熒光顯微成像技術在目前生物醫學領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然而現有穩定性較好的三均三嗪結構的純氮摻雜的石墨相氮化碳的熒光發射是藍色熒光,基本與細胞核染色劑顏色一致,從而對材料的示蹤造成一定干擾,且其存在粒徑大、水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差的缺點,阻礙了其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或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氧化石墨相氮化碳、抗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可解決現有技術中石墨相氮化碳存在粒徑大、水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差,且不滿足生物醫學中的應用要求的缺點。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氧化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質量比為3~7:1的鹽酸胍和均苯三甲酸攪拌混合后所得固體置于反應容器中,常壓常溫下每分鐘升溫5~7℃直至340℃~360℃,反應3~5小時,然后冷卻至室溫,取出固體產物研磨成粉末,洗滌,干燥,制得石墨相氮化碳;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的石墨相氮化碳置于反應容器中,加入濃硝酸,于80℃~95℃溫度下,回流70~80小時,然后離心洗滌至中性,干燥,制得多孔石墨相氮化碳;
步驟(3):將步驟(2)所得的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置于反應釜中,加入蒸餾水,于170℃~200℃溫度下,反應7~10小時,制得氧化石墨相氮化碳。
進一步地,步驟(1)中鹽酸胍和均苯三甲酸的質量比為5:1,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終止溫度為350℃,反應時間為3.5小時,干燥溫度為80℃。
進一步地,步驟(2)中回流溫度為80℃,回流時間為72小時,干燥溫度為50℃。
進一步地,步驟(2)中濃硝酸的質量分數大于68%。
進一步地,步驟(3)中反應溫度為180℃,反應時間為8小時。
本發明還提供上述制備方法制得的氧化石墨相氮化碳。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抗癌藥物,以上述的氧化石墨相氮化碳作為載體。
進一步地,抗癌藥物的活性成分為鹽酸阿霉素。
進一步地,抗癌藥物的平面厚度為105~110nm。
進一步地,抗癌藥物的X射線粉末衍射特征峰為2θ=25.02°。
本發明還提供上述抗癌藥物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氧化石墨相氮化碳和鹽酸阿霉素分別溶解于pH為2~11的磷酸緩沖液溶液中,得到溶液A和溶液B;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的溶液A和溶液B在黑暗條件下混合,搖床上反應5-24小時,然后分離純化,洗滌,制得抗癌藥物。
進一步地,步驟(1)中磷酸緩沖液溶液的pH為7.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793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