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輸電現場作業的風險防控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70558.1 | 申請日: | 2021-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17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白衛;盧勝標;李杰榮;李杰勝;莫止范;甘徐;盧志;馮自豪;陳恒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玉林供電局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T17/00;G07C1/20;G06Q50/06;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專注魚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56 | 代理人: | 柴燕 |
| 地址: | 537000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輸電 現場 作業 風險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電力電網自動巡檢技術領域,提供一種應用于輸電現場作業的風險防控系統,包括信息采集單元,包括無人機體、激光雷達掃描組件和雙光吊艙,所述無人機體按照規劃的飛行航線飛行,所述激光雷達掃描組件和雙光吊艙分別掛載在所述包括無人機體底部和前端,其中,激光雷達掃描組件用于獲取輸電線路的高精度點云,雙光吊艙用于動態獲取所述輸電線路實時的可見光圖像和熱圖像;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工作人員手動操控無人機進行巡檢,其作業質量較差、作業效率較低,難以保障電網安全使用需求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電網自動巡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輸電現場作業的風險防控系統。
背景技術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電力線路巡檢仍舊以人工巡檢為主,此類巡檢方式不僅效率低下,對巡檢人員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近年,無人機技術日趨成熟,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發展,電力行業已經開始使用無人機大面積巡查電力線路,無人機已成為巡檢人員高效安全完成巡檢作業的最佳工具。
但在實際輸電線路無人機巡檢應用中,需要大量飛手操控無人機到達作業現場手動操控無人機執行巡檢任務,而飛手操控水平直接決定巡檢質量是否達標,作業效率、作業質量、作業頻次難以保障電網安全使用需求,且針對獲取的畫面圖像和熱圖像信息需要進行后期處理,才能確定缺陷隱患并作出風險評估,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應用于輸電現場作業的風險防控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工作人員手動操控無人機進行巡檢,其作業質量較差、作業效率較低,難以保障電網安全使用需求的問題。
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應用于輸電現場作業的風險防控系統,包括:
信息采集單元,包括無人機體、激光雷達掃描組件和雙光吊艙,所述無人機體按照規劃的飛行航線飛行,所述激光雷達掃描組件和雙光吊艙分別掛載在所述包括無人機體底部和前端,其中,激光雷達掃描組件用于獲取輸電線路的高精度點云,雙光吊艙用于動態獲取所述輸電線路實時的可見光圖像和熱圖像;
信息管理中心,其至少包括點云處理模塊、自動識別模塊和紅外解析模塊,所述點云處理模塊用于根據導入的高精度點云信息獲得輸電線路三維空間信息和三維模型;所述自動識別模塊用于對實時圖像中的對象和缺陷進行識別,所述紅外解析模塊用于對熱圖像進行輸電線路的溫度數據化顯示;
可視化預警平臺,用于將信息管理中心的數據進行可視化顯示,并針對自動識別模塊和紅外解析模塊提供預警功能,所述可視化預警平臺與信息管理中心通過光纜進行雙向通信,信息管理中心與信息采集單元之間通過中繼站進行無線通信互聯。
更進一步地,所述無人機體包括一對固定翼無人機,無人機體利用其飛控系統、避障系統分別沿輸電線路的一側飛行。
更進一步地,所述激光雷達掃描組件采用L iAi r250輕型激光雷達點云數據采集系統,集成了中距激光雷達掃描儀、GNSS和IMU定位定姿系統及存儲控制單元,可實時、動態、海量采集高精度點云數據及豐富的影像信息,所述雙光吊艙包括一云臺、可見光相機及紅外熱像儀,所述可見光相機及紅外熱像儀固定設置在所述云臺上。
更進一步地,所述三維空間信息包括所述輸電線路的走廊內的地形、地貌、植被、建筑的點云數據,以及輸電線路的部件,包括桿塔、導線、絕緣子、金具的點云數據。
更進一步地,所述點云處理模塊基于三維空間信息建立有三維模型,通過在三維模型上建立連續地航點,形成所述飛行航線,其中在接近所述航點時減速飛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玉林供電局,未經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玉林供電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705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