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抗滲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65960.0 | 申請日: | 2021-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824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郭耀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申華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5/02 | 分類號: | E02D15/02;C04B28/04;C04B24/38;C04B111/2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1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抗滲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本申請涉及混凝土的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高抗滲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配制混凝土漿液,并摻入微膠囊混勻;摻入的微膠囊與水泥的重量比為(7~10)∶(230~240);所述微膠囊的壁材為海藻酸鈉和殼聚糖、芯材為雙環戊二烯;S2:在混凝土預制模板表面用涂覆脫模劑;S3:將步驟S1中摻入微膠囊后的混凝土漿澆筑到預制模板內,并進行振搗,振搗完成后,在混凝土表面添加雙環戊二烯催化劑,所述雙環戊二烯催化劑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六氯化鎢1~4份、二叔丁基苯酚2~5份;S4:養護至混凝土完全固化,拆模;通過上述4個步驟即可得到高抗滲混凝土。其具有極大程度地提高混凝土抗滲能力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混凝土的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高抗滲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抗滲混凝土廣泛應用于地下工程以及處在水環境中的工程。抗滲混凝土常規采用控制水灰比、直接摻入粉煤灰的方式,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密實性,以達到抗滲作用。也有采用外加劑摻入混凝土內,使得外加劑促進孔隙中的水泥繼續水化,從而降低孔隙率。
但是抗滲混凝土的抗滲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以及施工環境的影響而使得抗滲混凝土的實際抗滲能力與預期的抗滲能力有一定的差距。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滲能力并減少受各種環境因素以及施工條件的影響,本申請提供一種高抗滲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高抗滲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高抗滲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按重量份數稱取以下混凝土原料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后得到混凝土漿液;混凝土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水泥230~240份、碎石子1030~1040份、特細砂700~750份、粉煤灰40~50份、減水劑6~8份、微膠囊7~10份;其中,微膠囊的壁材為海藻酸鈉和殼聚糖、芯材為雙環戊二烯和芽孢桿菌凍干粉;
S2:在混凝土預制模板表面用涂覆一層厚度為1~2cm的脫模劑;
S3:將混凝土漿澆筑到預制模板內,并進行振搗,振搗完成后,在混凝土表面添加雙環戊二烯催化劑,所述催化劑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六氯化鎢1~4份、二叔丁基苯酚2~5份;
S4:待混凝土初凝后,對混凝土進行養護,待養護完成拆除預制模板后,待混凝土完全固化;
通過上述4個步驟即可得到高抗滲混凝土。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混凝土的原料中添加微膠囊,微膠囊的壁材采用海藻酸鈉和殼聚糖,質地更軟,而混凝土在硬化的過程中,混凝土內部水泥水化形成的晶體就會破壞部分微膠囊的壁材,使得微膠囊中的芯材雙環戊二烯流出而滲透到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產生的各個孔隙中。而在振搗完成后添加的催化劑會從混凝土表面滲入混凝土內,當接觸到孔隙中的雙環戊二烯后,雙環戊二烯會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聚合反應,從而聚合反應后的產物聚雙環戊二烯填充混凝土的孔隙,使得混凝土的抗滲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
優選的,所述微膠囊的芯材中還添加有芽孢桿菌凍干粉。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芽孢桿菌凍干粉會隨著微膠囊的破裂而釋放到混凝土中,芽孢桿菌會利用自身產生的尿素酶將尿素水解為 NH3和CO2,而二氧化碳會和鈣離子結合產生鈣離子沉積,從而在混凝土的孔隙中沉積碳酸鈣進行填充,進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抗滲能力。
優選的,所述微膠囊在與混凝土其他原料混合前先進行預處理,預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按重量比為1∶(3~5)的比例混合氧化鎂與硅酸鈉,混合均勻后噴涂到微膠囊表面,得到濕粒;將濕粒滾圓烘干后即可得到預處理后的微膠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申華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經杭州申華混凝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596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