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高位視頻的車牌識別算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59745.X | 申請日: | 2021-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495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力;羅琬鈞;揭倫;井然;鄧鈞憶;文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慧龍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34;G06K9/46 |
| 代理公司: | 廣東省中源正拓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48 | 代理人: | 黨沖 |
| 地址: | 545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高位 視頻 車牌 識別 算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高位視頻的車牌識別算法,涉及車牌識別技術,用于解決車牌與攝像頭鏡面不平行的情況下或在光照強度太大導致車牌反光的情況下的車牌識別困難的問題,包括服務器、模型建立模塊、視頻采集模塊、圖像處理模塊、智能匹配模塊、智能預警模塊、數據存儲模塊以及高位攝像頭;第一步模型建立模塊進行模型建立;第二步智能匹配模塊在現實場景進行車牌匹配;獲取匹配值P1i與P2i;第三步將P1i與P2i進行降序排列,逐個對車牌的字符進行匹配,獲取得到車牌的具體組成字符,智能匹配模塊鏈接服務器,判斷車牌的具體組成字符是否合法,當不合法時,則通過智能預警模塊進行報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牌識別技術,具體是一種基于高位視頻的車牌識別算法。
背景技術
車牌識別(Vehicle 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VLPR)是計算機視頻圖像識別技術在車輛牌照識別中的一種應用。車牌識別在高速公路車輛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電子收費(ETC)系統中,也是結合DSRC技術識別車輛身份的主要手段。車牌識別技術要求能夠將運動中的汽車牌照從復雜背景中提取并識別出來,通過車牌提取、圖像預處理、特征提取、車牌字符識別等技術,識別車輛牌號、顏色等信息,目前最新的技術水平為字母和數字的識別率可達到99.7%,漢字的識別率可達到99%。在停車場管理中,車牌識別技術也是識別車輛身份的主要手段。
在現有技術中,車牌的識別率很高,但是特殊情況下的車牌識別還有所欠缺,諸如車牌與攝像頭鏡面不平行的情況,在光照強度太大導致車牌反光的情況,都會對車牌的識別造成一定的困難。
為此,提出一種基于高位視頻的車牌識別算法。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方案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高位視頻的車牌識別算法,用于解決車牌與攝像頭鏡面不平行的情況,在光照強度太大導致車牌反光的情況下的車牌識別困難的問題,包括服務器、模型建立模塊、視頻采集模塊、圖像處理模塊、智能匹配模塊、智能預警模塊、數據存儲模塊以及高位攝像頭;第一步模型建立模塊進行模型建立;模型建立模塊進行車牌模型的建立,并通過高位攝像頭以及視頻采集模塊進行車牌模型的圖像獲取,并通過圖像處理模塊進行圖像處理,將處理完成的圖像存儲與數據存儲模塊中;第二步智能匹配模塊在現實場景進行車牌匹配;通過設置的兩個現實監測點分別進行圖像的獲取,并采用與模型建立模塊相同的處理方式,獲取現實監測點一與現實監測點二的圖像,并與模型建立模塊內的圖像進行對比,獲取匹配值P1i與P2i;第三步將P1i與P2i進行降序排列,當且僅當排在第一位的P1i與P2i均對應同一文字、數字或者字母且P1i與P2i均大于匹配閾值時,智能匹配模塊提取模擬場景中文字、數字或者字母圖像對應的原始文字、數字或者字母;逐個對車牌的字符進行匹配,獲取得到車牌的具體組成字符,智能匹配模塊鏈接服務器,判斷車牌的具體組成字符是否合法,當不合法時,則通過智能預警模塊進行報警。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基于高位視頻的車牌識別算法,包括服務器、模型建立模塊、視頻采集模塊、圖像處理模塊、智能匹配模塊、智能預警模塊、數據存儲模塊以及高位攝像頭;
其中,所述智能匹配模塊用于現實場景中,進行車牌的識別與匹配,具體的所述智能匹配模塊的車牌識別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智能匹配模塊在現實場景中設定兩現實監測點,現實監測點與高位攝像頭在地面上的投影距離與模擬監測點與高位攝像頭在地面上的投影距離相同;
步驟S2:當現實車輛經過路口或小區門口時,通過高位攝像機獲取車牌在現實監測點一與現實監測點二的圖像,并將車牌在現實監測點一與現實監測點二的圖像發送至圖像處理模塊;
步驟S3:圖像處理模塊接收到車牌在現實監測點一與現實監測點二的圖像后,對車牌在現實監測點一與現實監測點二的圖像進行截取,截取出車牌部分的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慧龍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西科技大學,未經柳州慧龍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974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仿生蜻蜓撲翼機構
- 下一篇:一種固定式多層線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