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機械車庫轉角防撞裝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56723.8 | 申請日: | 2021-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630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梁大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春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6/42 | 分類號: | E04H6/42;F16F15/023;F16F15/04;F16F15/08;G08G1/16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毛世燕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械 車庫 轉角 裝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機械車庫轉角防撞裝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車庫本體,所述車庫本體的入口兩側設置有轉角防撞組件,所述車庫本體的內側設置有若干背部緩沖組件,所述車庫本體的內部兩側設置有車輪固定組件,所述車庫本體的內部設置有提示組件,通過在轉角防撞組件內設置防撞橡膠、第一減震彈簧和第二減震彈簧,當車輛發生對車庫入口的兩側發生碰撞時,防撞橡膠保證車體上的車漆不會發生摩擦,也可以對車體起到緩沖作用,其次,通過第二減震彈簧可以減小車輛撞擊的作用力,當撞擊力度較大或者發生摩擦時,推桿可以在限位桿上轉動,同時第一減震彈簧也可以作用力二次減震,可以起到降低緩解作用力的作用,達到更好的減震和防撞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車庫停車防撞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械車庫轉角防撞裝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的擁有量也越來越多,相應地,為滿足汽車的停車需要,地下車庫、立體機械車庫等相應出現。機械式立體車庫是停車設備的一種,屬特種設備產品之一,具有存取方便,運行經濟,維修方便,占地面積少等特點,是當前應對車輛較多而停車面積較少的一種解決方案;
機械式立體車庫占地面積少,建設費用低,無堵車現象。按其結構分為升降橫移式、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動式、垂直循環式、簡易升降式、多層循環式、巷道堆垛式機械式等。下層車位存車狀態下,整條路堵車現象同自然車庫;上層車位存、取車,路面不會出現堵車現象,因旋轉后的車位直至落到地面僅占2.3米的路面,不影響別的車輛通行。與二層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庫相比,節約場地建設面積,建設成本較低;但是,由于駕駛人員在駕駛車輛出庫時,駕駛員的操作熟練程度不一,容易造成出庫偏差,從而容易撞到車庫的前側或后側;
經檢索,中國專利公開了車庫出庫防撞導向裝置(公開號:CN110306851A),該專利包括車庫頂棚、防撞導向機構和一對扭簧,車庫頂棚的底端頂角處均固定安裝有一車庫支桿,車庫支桿的上下兩端均套接有一限位環,限位環的內壁與車庫支桿的周側面固定連接,防撞導向機構包括固定柱體和一對轉動環,轉動環套接在車庫支桿的外側,一轉動環位于一限位環上方且與限位環接觸,另一轉動環位于另一限位環的下方且與限位環接觸。本發明通過防撞導向機構與扭簧的結合使用,當車輛出庫時,由于操作不當,將會撞到彈性環,此時彈性環將會帶動轉動環向外側轉動,此時駕駛人員感覺到撞到物體,從而調整位置重新出庫。
對此,本發明設計了一種機械車庫轉角防撞裝置,以此解決以上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械車庫轉角防撞裝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機械車庫轉角防撞裝置,包括車庫本體,所述車庫本體的入口兩側設置有轉角防撞組件,所述車庫本體的內側設置有若干背部緩沖組件,所述車庫本體的內部兩側設置有車輪固定組件,所述車庫本體的內部設置有提示組件;
所述車庫本體的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固定位,所述第一固定位內設置有轉角防撞組件,所述轉角防撞組件包括固定框和防撞連板,所述固定框的內側設置有若干第一減震彈簧,所述固定框的內側滑動安裝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上設置有若干圓筒固定塊,所述限位桿上套接設置有若干第二減震彈簧,所述限位桿上活動安裝有若干轉動滑塊,所述轉動滑塊上轉動連接有推桿,所述防撞連板的外側設置有防撞橡膠,所述防撞連板的內側設置有若干第一連接耳,所述第一連接耳與轉動滑塊分別與推桿的兩端鉸接;
所述第一減震彈簧的一端與固定框的內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減震彈簧的另一端與圓筒固定塊側面固定連接;
所述限位桿的兩端設置有限位滑塊,所述固定框內部上下兩側對稱設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塊滑動安裝在限位滑槽內;
位于所述限位桿兩端的第二減震彈簧的一端與限位滑塊固定連接,另一端與轉動滑塊固定連接,位于所述限位桿中部的第二減震彈簧的兩端分別于轉動滑塊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春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春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67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