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池塘旁路循環水體凈化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40830.1 | 申請日: | 2021-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493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曲疆奇;賈成霞;張清靖;朱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國家淡水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榮紅穎;劉春成 |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池塘 旁路 循環 水體 凈化系統 | ||
1.一種池塘旁路循環水體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養殖池;
生態溝渠,與所述養殖池的出水口相連,用于通過所述生態溝渠內的植物對養殖池廢水進行凈化;
人工濕地,與所述生態溝渠的出水口相連,用于吸附養殖池廢水中的污染物;
生態塘,與所述人工濕地的出水口相連,用于對養殖池廢水進行進一步凈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旁路循環水體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旁路循環水體凈化系統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養殖池和生態溝渠之間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入水口與所述養殖池的出水口相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與所述生態溝渠的入水口相連,所述沉淀池用于對養殖池廢水進行初步沉淀,以去除養殖池廢水中的顆粒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旁路循環水體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旁路循環水體凈化系統還包括高位精養池,所述高位精養池用于養殖對水質要求較高的名優魚類,所述高位精養池與所述生態塘的出水口相連,經過所述生態塘凈化后的廢水進入所述高位精養池用作所述高位精養池的水源;優選地,所述高位精養池設置于地面以上,以便于觀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旁路循環水體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溝渠的植物為多年生、吸附能力強、觀賞性高的植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旁路循環水體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溝渠依次包括一級生態溝渠、二級生態溝渠和三級生態溝渠,所述一級生態溝渠、二級生態溝渠和三級生態溝渠中植物的高度依次升高,以使得所述生態溝渠具有高的觀賞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池塘旁路循環水體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生態溝渠與沉淀池的出水口相連接,所述一級生態溝渠中的植物為荷花,優選地,所述荷花的品種為蓮韻牡丹、友誼牡丹、紅盞托珠和微山湖紅蓮中的至少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池塘旁路循環水體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生態溝渠與一級生態溝渠的出水口相連接,優選地,所述二級生態溝渠包括芡實和王蓮區、荷花區、梭魚草區和再力花區。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池塘旁路循環水體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級生態溝渠與二級生態溝渠的出水口相連接,優選地,所述三級生態溝渠中的植物為黃花鳶尾和千屈菜的至少一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旁路循環水體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濕地包括表面流人工濕地和潛流人工濕地;
優選地,所述表面流人工濕地與所述生態溝渠的出水口相連,所述表面流人工濕地中的植物為具有觀賞性的植物,優選為睡蓮;
優選地,所述潛流人工濕地與所述表面流人工濕地的出水口相連,所述潛流人工濕地包括具有吸附功能的物質,所述吸附功能的物質優選為礫石、火山巖或沙土。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旁路循環水體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態塘內栽植水生植物和/或放置微生物載體對養殖廢水中的有機物、N、P污染物進行處理;優選地,所述微生物載體為彈性填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國家淡水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未經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國家淡水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4083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