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協同控制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29215.0 | 申請日: | 2021-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506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周紀念;王艷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羅濱遜物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1/10 | 分類號: | G05D1/10;G05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孫志一 |
| 地址: | 276002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人工智能 自主 協同 控制 方法 系統 | ||
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協同控制方法及系統,對協同控制對象進行人工智能控制器的配置,通過人工智能控制器接收來自協同控制對象的第一通信;第一通信包括在協同控制對象上運行的軟件應用組件的狀態信息;狀態信息包括與軟件應用組件可用的至少一個潛在狀態改變對應的觸發信息;通過人工智能控制器解釋狀態信息,以及基于解釋的狀態信息從預設的若干人工智能算法中選擇由軟件應用組件使用的人工智能算法。本發明使用人工智能控制器解釋狀態信息,以及基于解釋的狀態信息從多個人工智能算法中選擇由軟件應用組件使用的人工智能算法,實現控制對象的自主協同,更加的有組織性,以解決復雜或特定場景下如無人機或智能駕駛汽車的集群動作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協同控制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多智能對象的協同控制發展日益復雜化和更加的智能化,從集中、集散式控制、現場中心控制到智能控制,且具備智能對象的基本特征,控制方式日益走向多智能控制單元協同控制,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協同控制是現代智能控制技術發展的方向。
比如,群體智能機器人由多個小型機器人組成的集群式解決系統,群體智能機器人在沒有統一領導的情況下,也能合作執行大量復雜的任務。每一個小機器人都具有自身的運動能力和有限的智能水平,通過個體之間或個體與環境之間交互行為形成高度的有組織性活動,雖然這些交互行為看上去非常簡單,但他們聚在一起卻能解決一些難題,完成很多單體無法完成的工作。群體智能機器人的運用前景非常廣泛,包括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能制造等方面,在軍事戰中也發揮巨大作用。如何實現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協同控制以使智能對象更加的有組織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協同控制方法及系統,實現控制對象的自主協同,更加的有組織性以解決復雜或特定場景下的集群動作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協同控制方法,對協同控制對象進行人工智能控制器的配置,通過所述人工智能控制器接收來自所述協同控制對象的第一通信;所述第一通信包括在所述協同控制對象上運行的軟件應用組件的狀態信息;
所述狀態信息包括與所述軟件應用組件可用的至少一個潛在狀態改變對應的觸發信息;
通過所述人工智能控制器解釋所述狀態信息,以及基于解釋的狀態信息從預設的若干人工智能算法中選擇由所述軟件應用組件使用的人工智能算法。
作為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協同控制方法的優選方案,所述觸發信息與至少一個結束條件相關聯,當滿足所述結束條件發生觸發信息時執行預設的若干人工智能算法的切換。
作為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協同控制方法的優選方案,向所述協同控制對象發送對所述人工智能算法的第二通信,所述第二通信指示所選擇的人工智能算法在所述協同控制對象上的所述軟件應用程序組件中使用。
作為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協同控制方法的優選方案,所述人工智能算法包括避障算法、蟻群算法、模擬退火、遺傳算法、禁忌搜索、神經網絡、天牛須搜索算法及麻雀搜索算法中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協同控制方法的優選方案,所述協同控制對象為無人機或智能駕駛汽車。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協同控制系統,包括:
配置模塊,用于對協同控制對象進行人工智能控制器的配置;
第一通信模塊,用于通過所述人工智能控制器接收來自所述協同控制對象的第一通信;所述第一通信包括在所述協同控制對象上運行的軟件應用組件的狀態信息;所述狀態信息包括與所述軟件應用組件可用的至少一個潛在狀態改變對應的觸發信息;
解釋模塊,用于通過所述人工智能控制器解釋所述狀態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羅濱遜物流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羅濱遜物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292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