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細粉煤灰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03603.1 | 申請日: | 2021-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237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壽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木斯市松江水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0/04 | 分類號: | C04B20/04;C04B20/02;C04B18/08;C04B7/38;C04B7/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4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粉煤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細粉煤灰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粉煤灰原料進行一次過濾篩選,選取高純度粉煤灰原料;步驟二,進行一次研磨粉碎處理;步驟三,進行二次過濾篩選,選取為140?200目的粉煤灰顆粒;步驟四,進行高溫攪拌,溫度60?70℃,時間25?30min;步驟五,投入改性劑進行混合高溫攪拌,溫度60?70℃,時間20?25min;步驟六,通過超濾膜進行過濾脫水處理;步驟七,進行烘干處理,溫度60?80℃;步驟八,進行二次研磨粉碎處理,研磨的同時進行冷卻防燃處理;步驟九,進行三次過濾篩選,得到顆粒度為300?370目的超細粉煤灰。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實施簡單,制備流程較為穩定,粉煤灰燒失量和含氧量可得到控制,能夠用簡單、穩定的生產方法制得超細粉煤灰。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粉煤灰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超細粉煤灰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粉煤灰是燃煤火力發電廠排出的固體廢棄物,是由不同結構和形態的微粒組成的分散體系。粉煤灰的主要化學成分為硅、鋁、鐵氧化物,一定量的鈣、鎂、硫氧化物,痕量的銅、鉻、鉛等,以及未燃盡的炭粒。我國火電廠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組成為:SiO2、Al2O3、FeO、Fe2O3、CaO、TiO2等。粉煤灰是我國當前排量較大的工業廢渣之一,隨著電力工業的發展,燃煤電廠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粉煤灰不加處理,就會產生揚塵,污染大氣;若排入水系會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學物質還會對人體和生物造成危害。另外粉煤灰可作為混凝土的摻合料,混凝土中可以加入粉煤灰,可以達到改善性能、節約水泥重量、提高混凝土構件質量和工程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和工程造價的目的。目前,礦物摻合料的復摻基本在混凝土攪拌站進行,所用礦粉由冶金行業或建材行業將礦渣磨細加工后提供,然后分別儲存、計量,再加入攪拌機同其它原材料進行混合。這種簡單的復合使用并不能實現細度、化學組成及比例上的真正優化,并且需要專門的儲料設備和計量程序,生產工藝復雜,給預拌混凝土的生產帶來不便與不利,而且傳統的粉煤灰生產時燒失量和含氧量容易失衡,具有高危風險,已漸漸無法滿足需求。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細粉煤灰的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粉煤灰原料進行一次過濾篩選,選取高純度粉煤灰原料;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過濾篩選后的粉煤灰原料進行一次研磨粉碎處理;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粉碎后的粉煤灰粉末進行二次過濾篩選,選取為140-200目的粉煤灰顆粒;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粉碎后的粉煤灰粉末倒入高速攪拌機內進行高溫攪拌,溫度60-70℃,時間25-30min;
步驟五,在步驟四攪拌后向高速攪拌機內投入改性劑進行混合高溫攪拌,溫度60-70℃,時間20-25min;
步驟六,將步驟五改性后的粉煤灰通過超濾膜進行過濾脫水處理;
步驟七,將步驟六脫水后的粉煤灰進行烘干處理,溫度60-80℃;
步驟八,將步驟七烘干后的粉煤灰進行二次研磨粉碎處理,研磨的同時進行冷卻防燃處理;
步驟九,將步驟八二次研磨粉碎后的粉煤灰進行三次過濾篩選,得到顆粒度為300-370目的超細粉煤灰。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一中,篩選后的高純度粉煤灰原料為35-2500g/m3。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四中,所述高速攪拌機轉速為1480r/min。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五中,所述改性劑包括硅烷、鋁酸酯、鈦酸酯中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與酒精混合,所述粉煤灰在所述改性劑中浸泡攪拌,氧含量大于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木斯市松江水泥有限公司,未經佳木斯市松江水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036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