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路基板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80603.4 | 申請日: | 2018-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216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原田一樹;山本直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艾萊希斯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11/02 | 分類號: | H02K11/02;B62D5/04;H05K1/11;H05K5/00;H05K7/14;H02M7/00;H05K1/18;H02M7/5387;H02K11/33;H02P2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黃綸偉;黃志堅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路基 | ||
提供電路基板。電路基板具備:基板主體;電路部,其形成于基板主體,向馬達供給電力;正極側電源端子部,其形成于基板主體,與電路部的正極端子連接;以及負極側電源端子部,其形成于基板主體,與電路部的負極端子連接。電路部具備與正極側電源端子部連接的第1電容器和與負極側電源端子部連接的第2電容器,第1電容器和第2電容器串聯連接于正極側電源端子部與負極側電源端子部之間。在基板主體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貫通基板主體的貫通孔,貫通孔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被第1電容器、第2電容器、正極側電源端子部以及負極側電源端子部中的至少兩個夾著的位置。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8年9月28日,申請號為201811136842.4,發明名稱為“電路基板和控制裝置”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涉及電路基板。
背景技術
汽車等車輛具備例如電動助力轉向系統作為車載裝置。當受理了駕駛員的方向盤操作時,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產生用于輔助轉向系統的轉向扭矩的輔助扭矩。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通過產生輔助扭矩,能夠減輕駕駛員的駕駛操作的負擔。產生輔助扭矩的輔助扭矩機構檢測轉向扭矩,根據檢測信號產生驅動信號,由馬達根據驅動信號產生輔助扭矩。由此經由減速機構將與轉向扭矩對應的輔助扭矩傳遞至轉向系統。
在上述技術中,例如,日本國特許第5777797號公報公開了一種具備馬達驅動裝置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該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具備馬達驅動裝置的共模濾波器。共模濾波器包含共模線圈和電容器。然而,共模線圈會使共模濾波器大型化。另一方面,不具有共模線圈的共模濾波器雖然能夠使馬達驅動裝置小型化,但是不能充分降低共模噪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能夠有助于降低噪聲的電路基板。
在本申請的例示性的一個實施方式中,電路基板具備:基板主體;電路部,其被形成于所述基板主體,向馬達供給電力;所述電路部的正極側電源端子部,其被形成于所述基板主體,與正極端子連接;以及所述電路部的負極側電源端子部,其被形成于所述基板主體,與負極端子連接,所述電路部具備與所述正極側電源端子部連接的第1電容器和與所述負極側電源端子部連接的第2電容器,所述第1電容器和所述第2電容器串聯連接于所述正極側電源端子部與所述負極側電源端子部之間,在所述基板主體中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貫通所述基板主體的貫通孔,所述正極側電源端子部和所述負極側電源端子部分別具有驅動電源安裝孔,所述貫通孔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被所述正極側電源端子部和所述負極側電源端子部各自的驅動電源安裝孔的外端部和所述第1電容器及所述第2電容器的外端部包圍的區域,所述電路基板還具備導體部,該導體部被形成于所述貫通孔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導體部經由所述第1電容器與所述正極側電源端子部電連接,經由所述第2電容器與所述負極側電源端子部電連接,所述導體部的至少一部分是導電體,能夠與安裝有所述基板主體的基板安裝單元電連接。
另外,所述電路部具有電源電路部,從與所述電源電路部的安裝面相反的面將所述正極端子插入所述正極側電源端子部的驅動電源安裝孔中,由此,所述電源單元與所述正極側電源端子部電連接,從與所述電源電路部的安裝面相反的面將所述負極端子插入所述負極側電源端子部的驅動電源安裝孔中,由此,所述電源單元與所述負極側電源端子部電連接。
另外,所述基板安裝單元具有多個孔,所述電路基板具有與所述貫通孔分開的別的貫通孔,所述電路基板通過所述基板安裝單元的所述多個孔、所述貫通孔以及與所述貫通孔分開的別的貫通孔而與所述基板安裝單元進行螺紋緊固。
根據本申請的例示性的一個實施方式,能夠有助于噪聲的降低。
根據以下參考附圖對優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上述內容和其他元件、特性、步驟、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實施方式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結構例的概要圖。
圖2是示出電子控制單元的內部結構例的電路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艾萊希斯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電產艾萊希斯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806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