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柱[5]芳烴的環氧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72862.2 | 申請日: | 2021-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782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棟陽;李夢琴;汪炳叔;熊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303/27 | 分類號: | C07D303/27;C08G59/2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俞舟舟;蔡學俊 |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芳烴 氧化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柱[5]芳烴的環氧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先合成十甲氧基柱[5]芳烴,然后把其中的一個對甲氧基苯單元氧化成對苯醌,再將其還原為對苯二酚,接著與環氧氯丙烷反應,從而引入環氧基團,制得一種含柱[5]芳烴的環氧化合物。所得環氧化合物含有兩個反應性的環氧基團和一個富電子的柱[5]芳烴單元,可用于制備功能性環氧樹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柱[5]芳烴的環氧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環氧樹脂由于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尺寸穩定性、力學性能、絕緣性、粘接性、成型加工性等,廣泛應用于航空材料、電子元器件粘接材料、涂料、復合材料等領域。隨著材料、電子等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環氧樹脂綜合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近年來,對環氧樹脂自身結構的改進、研究與開發新的高性能環氧樹脂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超分子化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大環主體化合物是其重要基礎。柱[5]芳烴被認為是新一代大環主體化合物,在超分子聚合物、功能材料、納米通道、分子器件等領域有著潛在的應用。本發明將柱[5]芳烴進行環氧化,制得一種新型的含柱[5]芳烴的環氧化合物,對于高性能環氧樹脂的開發和超分子聚合物領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含柱[5]芳烴的環氧化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上述含柱[5]芳烴的環氧化合物的制備方法。
一種含柱[5]芳烴的環氧化合物,其化學結構式如下所示:
所述含有柱[5]芳烴的環氧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1,4-二甲氧基苯溶解于1,2-二氯乙烷中,配成質量濃度為1~20%的溶液,再加入三聚甲醛,降溫至-10~5℃條件下,向其中緩慢滴加三氟化硼乙醚,滴加完后在室溫下反應1~3小時后,然后倒入甲醇中析出固體,過濾收集固體,用硅膠柱對其進行分離提純,得到十甲氧基柱[5]芳烴;
(2)將十甲氧基柱[5]芳烴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成質量濃度為1~20%的溶液,再加入濃度為0.1~1mol/L的硝酸鈰銨水溶液,在室溫條件下反應8~16小時,然后加入去離子水進行萃取,收集二氯甲烷相;接著,蒸發掉二氯甲烷,將所得固體用丙酮洗滌、真空抽濾除去殘留的十甲氧基柱[5]芳烴,收集濾液,再蒸發掉丙酮,得到柱[4]芳烴[1]醌;
(3)將柱[4]芳烴[1]醌溶解于丙酮中,配成質量濃度為1~20%的溶液,加入鋅粉和乙酸,室溫條件下反應10~30分鐘,然后真空抽濾,收集濾液,再蒸發掉丙酮,用硅膠柱對其進行分離提純,得到二羥基柱[5]芳烴;
(4)將二羥基柱[5]芳烴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配成質量濃度為1~20%的溶液,加入環氧氯丙烷和碳酸鉀,在60~100℃反應6~12小時,然后將反應物用二氯甲烷和去離子水進行萃取,收集二氯甲烷相;接著,蒸發掉二氯甲烷,用硅膠柱對所得固體進行分離提純,即得柱[5]芳烴環氧化合物。反應過程如下所示: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步驟(1)中按摩爾比計,1,4-二甲氧基苯:三聚甲醛:三氟化硼乙醚=1:0.5~1.5:0.5~1.5。
所述步驟(1)中1,2-二氯乙烷與甲醇的體積比為1:2~10。
所述步驟(2)中按摩爾比計,十甲氧基柱[5]芳烴:硝酸鈰銨=1:0.25~1。
所述步驟(2)中二氯甲烷、去離子水、丙酮的體積比為1:1~10:0.5~5。
所述步驟(3)中按摩爾比計,柱[4]芳烴[1]醌:鋅粉:乙酸=1:1~100:0.1~1。
所述步驟(4)中按摩爾比計,二羥基柱[5]芳烴:環氧氯丙烷:碳酸鉀=1:10~40:5~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大學,未經福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7286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