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電費出賬風險管控的用電信息采集數據二次研判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71903.6 | 申請日: | 2021-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270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4 |
| 發明(設計)人: | 蔣超;朱錚;戴璐平;杜成剛;戴辰;王晉;俞磊;許堉坤;肖爽;張垠;尹渭;李蕊;沈華;甄昊涵;張芮嘉;安佰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15 | 分類號: | G06F16/215;G06F16/2458 |
| 代理公司: | 濟南克雷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79 | 代理人: | 張祥明 |
| 地址: | 20012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電費 出賬 風險 用電 信息 采集 數據 二次 研判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用電數據分析處理應用領域,涉及一種基于電費出賬風險管控的用電信息采集數據二次研判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采集系統獲取用戶用電信息;S2:營銷系統,根據上述用戶用電信息進行一次研判,所述一次研判是指判斷是否符合CMS出賬規則;如果符合,則直接出賬;如果不符合,則進行S3;S3:結合用戶歷史用電數據,開展數據準備、數據清洗、數據預測、數據判別,進行二次研判;S4:二次研判規則符合,則營銷系統直接出賬;不符合,則發出指令進行人工抄表。本發明結果準確且風險可控,充分利用可用的用戶用電信息遠程采集數據,充分挖掘數據價值,提升自動化電費出賬率,大幅減少人工現場抄表工作量,支撐電網公司“提質增效”工作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用電數據分析處理應用領域,尤其涉及基于電費出賬風險管控的用電信息采集數據二次研判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國家電網公司電費采集出賬業務的管理在向集約化、標準化、數字化方向發展。提高抄表業務智能化和采集出賬成功率也一直是實現國家電網智能化和營銷智能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的營銷模式在抄表核算業務環節,優先使用已建成的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數據,實施自動化抄表。但由于通信誤碼、采集設備故障等不可控原因,會偶然發生采集數據為毛刺數據并偏離實際電表實際數據的情況。為避免少數異常數據引起出賬錯誤用戶投訴的風險發生,電網公司在出賬系統中往往會設置簡單、嚴酷的數據過濾機制,使得每月2%~5%的正確采集數據被棄用,造成了數據價值的嚴重浪費。被棄用數據的用戶,依然會派發人工現場抄表工單,靠人工現場補抄電表完成最終的月電費出賬。低壓客戶的電能量采集數據抄表結算應用率不高,造成了大量的人工浪費和企業運行成本浪費。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201811597971.3,公開了一種電費采集出賬數據規則優化方法,首先進行了小用戶和大用戶采集出賬規則分析,運用數據分析透徹掌握采集出賬失敗情況,在此基礎上,添加采集數據常態化管控與優化的規則,便于管理和業務人員及時對采集出賬失敗數據進行優化,對實際業務問題進行改進,有效提升了用戶采集出賬異常情況的分析能力和業務管理能力,但并未達到有效提升數據出賬率的目的。
供電企業對用戶采集出賬成功率的提升愈加重視,為解決以上問題,亟需開展用戶側用電信息采集數據的有效性甄別,在精準辨識的基礎上,提升數據可用率,減少企業成本支出。截止到2020年1月,公司營銷部統計在目前在中小用戶電費出賬業務中,每月約有十萬左右的用戶電表,采集成功卻出賬失敗,主要原因是無法開展有效準確的數據甄別。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升采集出賬率、減少人工抄表,達到提質增效為目的的基于電費出賬風險管控的用電信息采集數據二次研判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基于電費出賬風險管控的用電信息采集數據二次研判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驟:
S1:采集系統獲取用戶用電信息;
S2:營銷系統,根據上述用戶用電信息進行一次研判,所述一次研判是指判斷是否符合CMS出賬規則;如果符合,則直接出賬;如果不符合,則進行S3;
S3:結合用戶歷史用電數據,開展數據準備、數據清洗、數據預測、數據判別,進行二次研判;
S4:二次研判規則符合,則營銷系統直接出賬;不符合,則發出指令進行人工抄表。
所述的用戶用電信息為營銷系統上月出賬標記為“用采出賬”的電表數據。
所述的數據透抄包括采集系統首先對本月“結算日凍結數據”進行透抄,得到透抄值x月末透抄,
(1)若|x月末透抄-x月末|≤1kwh,則判定x月末有效,可用于出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未經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7190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