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取代苯并色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70002.5 | 申請日: | 2021-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611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8 |
| 發明(設計)人: | 婁江;柳竹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齊魯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311/92 | 分類號: | C07D311/92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韓獻龍 |
| 地址: | 250353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取代 衍生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取代苯并色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以二甲氨基乙烯基苯乙酮和重氮化合物為原料,在過渡金屬催化、助劑促進及堿性添加劑的條件下,二甲氨基乙烯基苯乙酮和重氮化合物發生分子間交叉偶聯環化反應,一步構建多取代苯并色酮衍生物。本發明方法原料易得、穩定,底物適應性廣,制備方法簡潔、操作簡便、反應條件易于實現、安全環保,一步構建色酮環,副反應少,目標產物收率高。所得多取代苯并色酮衍生物的官能團具有多樣性,在醫藥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取代苯并色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屬于藥物合成領域。
背景技術
多取代色酮是許多活性天然產物和藥物活性分子的基本骨架;研究發現,具有該骨架的天然產物和藥物活性分子高達上百種,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Mol.Divers.2020,doi:10.1007/s11030-020-10123-0;Molecules2019,24,1060;Bioorg.Chem.2019,87,560;J.Saudi.Chem.Soc.2017,21,82;Med.Chem.Res.2017,26,691;Med.Chem.Res.2014,23,3187;Eur.J.Med.Chem.2012,54,750),主要表現為抗菌、抗增殖和誘導凋亡、抗癌、抗腫瘤、抗驚厥、抗氧化、抑制醛糖還原酶、殺螺及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癥;另外,有的還表現出抗血小板聚集、鎮痛、降血脂、血管破壞活性、雌激素抗凝和解痙、DNA斷裂活性和致突變性等活性。研究發現,MX58151(2-氨基-7-二甲氨基-4-(3-溴-4,5-二甲氧基苯基)-4H-3-色酮甲腈)對人子宮肉瘤的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J.Med.Chem.2004,47,6299.);SP-6-27(2-氨基-7-二甲氨基-4-(4-(1-二甲氨基萘基))-4H-3-色酮甲腈)對黑色素瘤和前列腺癌細胞系具有抑制活性(Bioorg.Med.Chem.Lett.2012,22,4458.);Daedalin A是從Daedalieadickinsii菌絲體培養液中提取的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活性物種(Biosci.Biotechnol.Biochem.2007,71,70266-1.);Dalenin是從大葉覓中提取的一種黃烷酮,對酪氨酸酶二烯醇化酶活性表現出顯著的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與曲酸相當。因此多取代色酮在生物科學、藥物化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因此合成這類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合成多取代苯并色酮化合物主要通過對已有的色酮骨架進行衍生化或多步縮合反應來實現,而且需要對起始原料進行預官能團化或是需要有毒、不穩定的原料,且反應條件較為苛刻,不僅過程繁瑣,而且容易造成副反應導致總收率降低。因此,設計簡單易得的反應底物,一步構建多取代苯并色酮衍生物,同時豐富官能團多樣性,為合成新型潛在生物活性和藥物活性的多取代苯并色酮分子提供更加綠色、簡潔、易于實現、高效、高收率的新途徑,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取代苯并色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本發明方法原料易得、穩定,制備方法簡潔、操作簡便、反應條件易于實現、安全環保,一步構建色酮環,副反應少,目標產物收率高。
術語說明:
式II化合物:二甲氨基乙烯基苯乙酮;
式III化合物:重氮化合物;
式I化合物:多取代苯并色酮衍生物。
本說明書中的化合物編號與結構式編號完全一致,具有相同的指代關系,以化合物結構式為依據。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多取代苯并色酮衍生物,具有如下通式I所示的結構:
通式I中:
R1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異丙基、叔丁基或芐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齊魯工業大學,未經齊魯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700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