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倒塔影響長度計算方法、裝置、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69894.7 | 申請日: | 2021-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108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孫繼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11 | 分類號: | G06F17/11;G01C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東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陳攀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影響 長度 計算方法 裝置 設備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倒塔影響長度計算方法、裝置、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獲取第一參數、第二參數、第三參數、第四參數和第五參數;基于所述第四參數,第五參數計算得出第六參數,所述第六參數包括桿塔向地面的投影長度;判斷是否滿足繼續執行條件,若滿足則繼續執行,若不滿足則退出計算,輸出第一計算結果。本發明通過采用電力線路桿塔投影法計算桿塔倒塔影響范圍,縮短了現有數值計算方法的計算周期;通過采用桿塔兩側及基座投影計算下穿鐵路的防護范圍,提高了計算的精確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系統及鐵路系統交叉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倒塔影響長度計算方法、裝置、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當前針對電氣化鐵路下穿電力線路需要修建防護棚洞的情況,最接近的現有技術CN210212803U公開了一種三跨線路智能空間距離計算裝置,該發明主要針對電力線路智能巡檢,包括無人機本體、無人機支架和雙目測距組件等,采用了可折疊的無人機支架,同時測距攝像頭通過升降管可以微控制升降距離,保證兩個攝像頭在無人機下可以自由的轉動,但測試方法復雜、分析周期長、產生數據冗余,并且該方法無法給出鐵路線路需要防護的范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倒塔影響長度計算方法、裝置、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以改善上述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倒塔影響長度計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獲取第一參數、第二參數、第三參數、第四參數和第五參數,所述第一參數包括桿塔的第一基座與鐵路線路之間的距離,所述第一基座與鐵路線路之間的距離最近;所述第二參數包括桿塔相鄰基座之間的距離;所述第三參數包括桿塔上線路與鐵路線路的夾角;所述第四參數包括桿塔高度;所述第五參數包括桿塔最大應變位置點距地高度;基于所述第四參數,第五參數計算得出第六參數,所述第六參數包括桿塔向地面的投影長度;判斷是否滿足繼續執行條件,若滿足則繼續執行,若不滿足則退出計算,輸出第一計算結果,所述第一計算結果包括桿塔倒塔對鐵路不造成影響,所述判斷是否滿足繼續執行條件包括:所述桿塔高度大于桿塔最大應變位置點距地高度的兩倍并且桿塔向地面的投影長度大于第一基座與鐵路線路之間的距離。
可選的,所述判斷是否滿足繼續執行條件,若滿足則繼續執行,若不滿足則退出計算,輸出第一計算結果后,還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參數和第三參數,計算得出第七參數,所述第七參數包括桿塔第一基座與第二基座之間的間距所形成的線段向鐵路線路的投影長度,所述第二基座與所述第一基座相鄰;
基于所述第二參數和第三參數,計算得出第八參數,所述第八參數包括桿塔第一基座與第三基座之間的間距所形成的線段向鐵路線路的投影長度,所述第三基座也與所述第一基座相鄰;
基于所述第一參數、第二參數和第三參數,計算得出第九參數,所述第九參數包括桿塔第二基座至鐵路線路之間的垂直距離,基于第四參數和所述第九參數計算得出第十參數,所述第十參數包括以所述第三基座為支撐點桿塔向所述第三基座一側傾倒后,桿塔與鐵路線路接觸的長度;
基于所述第一參數、第二參數和第三參數,計算得出第十一參數,所述第十一參數包括桿塔第三基座至鐵路線路之間的垂直距離,基于第四參數和所述第十一參數計算得出第十二參數,所述第十二參數包括以所述第二基座為支撐點桿塔向所述第二基座一側傾倒后,桿塔與鐵路線路接觸的長度;
基于所述第七參數、所述第八參數、所述第十參數和所述第十二參數,計算桿塔倒塔的影響長度,輸出第二計算結果,所述第二計算結果包括桿塔倒塔的影響長度。
可選的,所述計算得出第七參數,包括:
通過公式(1)計算桿塔第一基座與第二基座之間的間距所形成的線段向鐵路線路的投影長度,所述公式(1)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6989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