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可拉伸光電探測器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147132.7 | 申請日: | 2021-0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681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6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徐海華;喬萌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深圳大學(xué) |
| 主分類號: | H10K30/88 | 分類號: | H10K30/88;H10K30/65;H10K39/30;H10K7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事務(wù)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劉芙蓉;吳志益 |
| 地址: | 5180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拉伸 光電 探測器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可拉伸光電探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襯底,設(shè)置在所述襯底上的源極、漏極和柵極,設(shè)置在所述源極、漏極和柵極兩兩之間的蛇形電極,設(shè)置在所述柵極上的有源層,包裹在所述襯底、源極、漏極、柵極和有源層外的介電層,所述介電層的材料為醇類水凝膠;所述醇類水凝膠為基于乙二醇的水凝膠;
所述基于乙二醇的水凝膠由乙二醇、海藻酸鈉、丙烯酰胺、過硫酸銨、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硫酸鈣、1,2-雙(二甲基氨基)乙烷和去離子水制備得到;所述基于乙二醇的水凝膠與有源層的接觸面形成雙電層結(jié)構(gòu);所述源極、漏極、柵極和蛇形電極均包括粘附層和導(dǎo)電層,所述粘附層靠近所述襯底設(shè)置,所述粘附層的材料為金屬鉻或鈦,所述導(dǎo)電層的材料為金屬金;所述粘附層的厚度為5-10nm,所述導(dǎo)電層的厚度為90-100nm;
所述乙二醇與去離子水的質(zhì)量比為(3.4~12.5):86;所述海藻酸鈉和丙烯酰胺的質(zhì)量比為(1~1.5):(2.6:3.0),過硫酸銨和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的質(zhì)量比為(16.6~17):1;
所述介電層的厚度為15±3mm;
所述襯底的材料為氫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所述有源層的材料為聚合物和富勒烯衍生物的混合物;
所述聚合物為聚(二酮吡咯并吡咯并噻吩并噻吩),所述富勒烯衍生物為[6,6]-苯基-C61-丁酸異甲酯;
所述聚(二酮吡咯并吡咯并噻吩并噻吩)與[6,6]-苯基-C61-丁酸異甲酯的質(zhì)量比為(8~8.5):(4~4.5)。
2.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可拉伸光電探測器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提供基底;
在基底上制備襯底;
在襯底上制備源極、漏極、柵極和蛇形電極;
在柵極上制備有源層;
將襯底從基底上剝離;
將介電層包裹在襯底、源極、漏極、柵極、蛇形電極和有源層外,所述介電層的材料為醇類水凝膠,得到所述可拉伸光電探測器;所述醇類水凝膠為基于乙二醇的水凝膠;
所述基于乙二醇的水凝膠由乙二醇、海藻酸鈉、丙烯酰胺、過硫酸銨、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硫酸鈣、1,2-雙(二甲基氨基)乙烷和去離子水制備得到;
在柵極上制備有源層的步驟,具體包括:
將聚(二酮吡咯并吡咯并噻吩并噻吩)和[6,6]-苯基-C61-丁酸異甲酯溶解于二氯苯中,加熱攪拌,過濾,得到聚(二酮吡咯并吡咯并噻吩并噻吩)和[6,6]-苯基-C61-丁酸異甲酯共混溶液;
將所述聚(二酮吡咯并吡咯并噻吩并噻吩)和[6,6]-苯基-C61-丁酸異甲酯共混溶液旋涂在柵極上,進(jìn)行退火處理,得到所述有源層;所述加熱攪拌的溫度為95℃,時間為6h;所述退火處理的溫度為145℃,時間為20min;所述旋涂采用前轉(zhuǎn)加后轉(zhuǎn)的方式,所述前轉(zhuǎn)的轉(zhuǎn)速為500rmp,時間為2s,所述后轉(zhuǎn)的轉(zhuǎn)速為2500rmp,時間為60s;
將介電層包裹在襯底、源極、漏極、柵極、蛇形電極和有源層外的步驟,具體包括:
將海藻酸鈉、丙烯酰胺和乙二醇加入到去離子水中,靜置至完全溶解,得到第一水凝膠前體溶液;
在所述第一水凝膠前體溶液中加入過硫酸銨和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完全溶解后,進(jìn)行抽真空,除去氣泡,得到第二水凝膠前體溶液;
將設(shè)置有源極、漏極、柵極、蛇形電極和有源層的襯底與所述第二水凝膠前體溶液混合,加入硫酸鈣和1,2-雙(二甲基氨基)乙烷,在恒溫水浴中,進(jìn)行紫外燈照射,然后裁剪剝離,得到所述可拉伸光電探測器;
所述恒溫水浴的溫度為50℃;所述紫外燈的波長為254nm,功率為8W;所述紫外燈照射時間為(1~2)h。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深圳大學(xué),未經(jīng)深圳大學(xu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47132.7/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