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合動力變速器的液壓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07348.0 | 申請日: | 2021-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807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傅斯龍;傅娟;梅自元;鐘維;郭厚保;張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麥格納動力總成(江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61/00 | 分類號: | F16H61/00;F16H57/04;F16D2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彭琰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動力 變速器 液壓 控制系統 | ||
一種混合動力變速器的液壓控制系統,包括:電子泵、機械泵、離合器控制閥、精濾器、油冷器、控制器,以及補償控制閥,電子泵的出油口與離合器控制閥連接以形成第一控制回路,第一控制回路的出油口用于離合器的壓力腔;機械泵的出油口、精濾器和油冷器依序連接形成第一冷卻潤滑回路;機械泵的出油口連接液壓管路以形成第二冷卻潤滑回路,第二冷卻潤滑回路用于連接離合器的平衡腔;電子泵的出油口與補償控制閥連接,以形成第二控制回路,第二控制回路通過補償控制閥連接所述精濾器,控制器用于獲取所述機械泵的流量,并當流量小于系統請求的流量需求時,控制補償控制閥通電,以通過電子泵對所述第一冷卻潤滑回路補償流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變速器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混合動力變速器的液壓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混合動力動力系統產量不斷增長,功能、重量、布置和成本等要求越來越高,集成純電驅動、混合動力、發動機驅動、駐車充電等模式的專用混動變速器機械結構相對簡單,發動機在特定的工作區高效工作,市場需求逐年攀升,成為當前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尤其是混合動力變速器動力總成技術研究的熱點。
多擋位專用混動變速器液壓控制系統主要包括離合器、駐車、換擋等壓力控制和電機、離合器、齒輪和軸承等冷卻潤滑控制兩大方面。現有的混動變速器液壓控制系統一般采用雙機械泵作為液壓源,利用多種電磁閥和蓄能器實現離合器壓力控制和電機、離合器冷卻潤滑控制的流量、壓力分配,滿足純電驅動、發動機驅動、駐車充電、串并聯驅動等模式的壓力/流量功能需求,但在多擋位離合器壓力控制、倒車爬坡等特殊工況時,無法做到有效的壓力/流量的匹配控制。也有采用電子泵代替機械泵,作為離合器壓力控制的液壓源,實現離合器壓力多擋位控制,但以機械泵為冷卻潤滑控制的液壓源,無法解決倒車爬坡、低溫冷啟動和電機低車速發熱量大等特殊工況的壓力/流量的匹配控制問題。
因此,如何設計一種適用于多擋位專用混動變速器的液壓控制系統,以滿足專用混動變速器各工況模式的壓力/流量需求,使變速器在使用過程中達到最佳效果,使車輛啟動過程較為平順,并提高駕駛舒適性,是專用混動變速器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狀況,有必要提供一種混合動力變速器的液壓控制系統,以解決現有的多擋位專用混動變速器的液壓控制系統,無法滿足專用混動變速器各工況模式的壓力/流量需求的問題。
一種混合動力變速器的液壓控制系統,包括:電子泵、機械泵、離合器控制閥、精濾器、油冷器、控制器,以及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的補償控制閥,所述機械泵用于連接所述混合動力變速器的主檢齒輪,其中,
所述電子泵的出油口與所述離合器控制閥連接以形成第一控制回路,所述第一控制回路的出油口用于連接所述混合動力變速器的離合器的壓力腔,以通過所述離合器控制閥控制所述離合器的動作;
所述機械泵的出油口、所述精濾器和所述油冷器依序連接,以形成第一冷卻潤滑回路,所述第一冷卻潤滑回路的下游分設多個冷卻潤滑支路;
所述機械泵的出油口連接液壓管路以形成第二冷卻潤滑回路,所述第二冷卻潤滑回路用于連接所述離合器的平衡腔,以為所述離合器提供冷卻潤滑流量;
所述電子泵的出油口與所述補償控制閥連接,以形成第二控制回路,所述第二控制回路通過所述補償控制閥連接所述精濾器,所述控制器用于獲取所述機械泵的流量,并當所述流量小于系統請求的流量需求時,控制所述補償控制閥通電,以通過所述第二控制回路對所述第一冷卻潤滑回路補償流量。
進一步的,上述液壓控制系統,其中,所述電子泵為電子雙向泵,所述電子泵出油口連接壓濾以形成第三控制回路,所述壓濾的出油口用于連接所述混合動力變速器的油箱,以當所述第一控制回路的壓力大于所述壓濾的開啟壓力時,通過第三控制回路對所述第一控制回路進行泄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麥格納動力總成(江西)有限公司,未經麥格納動力總成(江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073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