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銀納米線的蝕刻方法、透明導電電極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70255.5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85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24 |
| 發明(設計)人: | 孟祥浩;顧楊;潘克菲;高緒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諾菲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5/14 | 分類號: | H01B5/14;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韓曉園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蝕刻 方法 透明 導電 電極 及其 制備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納米銀蝕刻方法、透明導電電極及其制備方法。銀納米線的蝕刻方法為:采用激光蝕刻將銀納米線蝕刻成多個線段,激光蝕刻的激光波長介于380nm~1mm之間,激光功率為0.1W/cm2~20W/cm2。該蝕刻方法使得蝕刻前后的銀納米線的電學差異較大、光學性質差異較小,且在外觀上的視覺差異非常小,由其制備的顯示屏外觀基本一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透明導電電極制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蝕刻痕較淺的納米銀蝕刻方法、透明導電電極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觸摸屏、光電、顯示屏等領域,透明導電膜主要使用的是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銦錫(ITO)材料。然而ITO導電膜需要通過真空物理沉積及高溫退火工藝制備,所以制備以聚合物薄膜為基底的導電膜時,存在方阻較高的缺點。此外由于ITO材料在彎曲和外力影響下容易破碎損壞,所以也較難應用于柔性的設備中。
目前一種可替代ITO薄膜作為透明導電電極材料的產品是銀納米線導電薄膜,銀納米線導電薄膜可以通過涂布的方式制備,從制備工藝上可以不使用昂貴的真空設備,所以在成本上相比較于ITO產品有優勢。另外作為納米材料的銀納米線能夠被彎折,在柔性器件上的應用也占有優勢。所以在市場前景上,銀納米線薄膜具有取代ITO薄膜作為主要透明導電薄膜產品的潛質。
然而,在實際的應用領域,需要對銀納米線導電膜進行圖案化,目前的銀納米線薄膜存在蝕刻痕較深的缺點。蝕刻痕深的主要原因是銀作為金屬材料,存在著對光的散射及反射。當銀納米線薄膜被蝕刻后,蝕刻區與非蝕刻區對光的不同散射和反射會有差異。這種光學上的差異是可能由于蝕刻后銀納米線表面發生了化學反應,例如氧化和硫化,那么銀納米線表面的光學性質發生了改變。也有可能銀納米線直接被氧化成銀離子,造成銀納米線密度下降或線變細。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納米銀蝕刻方法、透明導電電極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蝕刻痕較淺的納米銀蝕刻方法、透明導電電極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之一,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銀納米線的蝕刻方法,采用激光蝕刻將銀納米線蝕刻成多個線段,激光蝕刻的激光波長介于380nm~1mm之間,激光功率為0.1W/cm2~20W/cm2。
一種銀納米線的蝕刻方法,采用光照蝕刻將銀納米線蝕刻成多個線段,光照蝕刻的光照波長介于380nm~1mm之間,照射時長介于1分鐘~30分鐘之間。
一種銀納米線的蝕刻方法,采用高溫烘烤將銀納米線蝕刻成多個線段,所述高溫烘烤的溫度在100℃~170 ℃,處理時間在10分鐘~60分鐘之間。
進一步地,相鄰的兩段銀納米線之間的間距不大于200nm。
進一步地,相鄰的兩段銀納米線之間的間距不大于20nm。
一種透明導電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在基板上涂布銀納米線構成銀納米線導電膜;
將具有通孔的掩膜板置于所述銀納米線導電膜上方;
被所述掩膜板覆蓋的銀納米線構成第一區域;
采用上述銀納米線的蝕刻方法,將通過通孔向外暴露的銀納米線蝕刻成多個線段構成第二區域。
進一步地,被蝕刻前后銀納米線的數量變化不大于10%;
或,被蝕刻前后銀納米線的長度變化不大于5%;
或,被蝕刻前后銀納米線的直徑變化不大于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諾菲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諾菲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7025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