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人艇需求計算及配置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65854.8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33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8 |
| 發明(設計)人: | 夏青峰;戚學文;熊傳梁;王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91776部隊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Q10/04;G06Q50/26;G06F1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卜榮麗 |
| 地址: | 10003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人 需求 計算 配置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無人艇需求計算及配置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包括基于魚雷最大有效航程、魚雷發射后航行速度、目標艦運動速度確定出敵潛艇攻擊陣位線;根據所述敵潛艇攻擊陣位線、敵潛艇運動速度和編隊反應時間確定出無人艇最遲警戒線;基于所述無人艇最遲警戒線被無人艇有效探測圓重疊覆蓋的長度占所述無人艇最遲警戒線的周長的比值,確定出無人艇的最小數量需求,其中,無人艇有效探測圓由無人艇對潛有效探測距離確定。本申請解決了相關技術中無法模擬仿真出艦載無人艇協同反潛防御兵力需求及配置不準確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軍事數據模擬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無人艇需求計算及配置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無人作戰系統發展迅速,各軍事大國充分認識到無人作戰系統對于完善裝備體系,乃至改變未來戰爭模式所具有的重大意義,紛紛將其發展置于優先地位,掀起了無人作戰系統的研究熱潮。其中,在艦艇反潛作戰領域無人艇應用前景廣闊,可同時攜帶主被動聲納、拖曳聲納、聲納浮標等多種搜潛設備,在大型主戰艦艇周圍形成移動的向外延伸的反潛警戒網,在主戰艦艇傳感器無法覆蓋或無法進入的可疑區域內,對敵潛艇進行探測、識別和跟蹤,從而大大提高反潛能力。但由于大型艦艇在執行遠海作戰任務時,自身可搭載無人艇的數量規模有限,因此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明確無人艇裝備數量需求,使有限作戰資源得到優化配置,是提升作戰效能的有效途徑。本文以大型艦艇平臺航渡中對潛防御問題為牽引,以無人艇與大型艦艇平臺聲納組成多基地對潛探測模式為主要運用方式,研究無人艇在構建反潛防御區時的數量需求及配置方法,對未來設計大型主戰艦艇的無人艇搭載方案,構建嚴密反潛防御體系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大型艦艇作為海上高價值目標,是潛艇攻擊的最主要目標之一。魚雷武器作為潛艇主要進攻手段,具有隱蔽突然、毀傷威力大等特點,為此大型艦艇在航渡中要確保安全通過潛艇威脅海區,必須構建嚴密的對潛防御屏障。其兵力配置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根據受敵潛艇威脅扇面的大小,將警戒兵力環形或半環形配置在艦艇周圍,構成嚴密覆蓋敵潛艇魚雷攻擊威脅扇面的反潛屏障;二是反潛防御區內反潛兵力的警戒扇面必須有一定的重疊,以保證反潛屏障的嚴密性;三是反潛屏障必須與被防護艦艇保持同步前移,以保證反潛體系的穩定性和完整性。基于上述要求,無人艇在使用中一方面需前出配置,做到先敵發現,并在敵潛艇占領魚雷攻擊陣位實施攻擊前,引導大型艦艇發射反潛武器消滅敵潛艇;另一方面要基于現代水下通信技術快速發展,核動力潛艇水下機動速度快,目標艦艇可能遭受全方位攻擊的特點,綜合考慮大型艦艇搭載無人艇數量限制,力求以最少無人艇兵力為大型艦艇構建嚴密的全方位反潛屏障。
針對相關技術中無法模擬仿真出艦載無人艇協同反潛防御兵力需求及配置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人艇需求計算及配置方法和裝置,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無法模擬仿真出艦載無人艇協同反潛防御兵力需求及配置不準確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無人艇需求計算及配置方法,該方法包括:
基于魚雷最大有效航程、魚雷發射后航行速度、目標艦運動速度確定出敵潛艇攻擊陣位線;
根據所述敵潛艇攻擊陣位線、敵潛艇運動速度和編隊反應時間確定出無人艇最遲警戒線;
基于所述無人艇最遲警戒線被無人艇有效探測圓重疊覆蓋的長度占所述無人艇最遲警戒線的周長的比值,確定出無人艇的最小數量需求,其中,無人艇有效探測圓由無人艇對潛有效探測距離確定。
可選地,所述基于魚雷最大有效航程、魚雷發射后航行速度、目標艦運動速度確定出敵潛艇攻擊陣位線,包括:
基于魚雷最大有效航程、魚雷發射后航行速度、目標艦運動速度構建魚雷發射陣位相對于目標艦相應位置點的舷角相對發射魚雷的最大有效射距的函數;
求解所述發射魚雷的最大有效射距,得到敵潛艇攻擊陣位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91776部隊,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91776部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585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