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人艇需求計算及配置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65854.8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33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8 |
| 發明(設計)人: | 夏青峰;戚學文;熊傳梁;王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91776部隊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Q10/04;G06Q50/26;G06F1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卜榮麗 |
| 地址: | 10003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人 需求 計算 配置 方法 裝置 | ||
1.一種無人艇需求計算及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基于魚雷最大有效航程、魚雷發射后航行速度、目標艦運動速度確定出敵潛艇攻擊陣位線D魚:
式(1)中,R魚為魚雷最大有效航程,V魚為魚雷發射后航行速度,V艦為目標艦運動速度,α為魚雷發射陣位A相對于目標艦相應位置點O2的舷角,D魚的表達式為敵潛艇攻擊陣位線;
根據所述敵潛艇攻擊陣位線、敵潛艇運動速度和編隊反應時間確定出無人艇最遲警戒線D警:
式(2)中,β為敵潛艇被發現時相對于目標艦當前點的舷角,V潛為敵潛艇運動速度,T為編隊反應時間,D警的表達式為無人艇最遲警戒線;
基于所述無人艇最遲警戒線被無人艇有效探測圓重疊覆蓋的長度占所述無人艇最遲警戒線的周長的比值,確定出無人艇的最小數量需求,其中,無人艇有效探測圓由無人艇對潛有效探測距離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人艇需求計算及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魚雷最大有效航程、魚雷發射后航行速度、目標艦運動速度確定出敵潛艇攻擊陣位線,包括:
基于魚雷最大有效航程、魚雷發射后航行速度、目標艦運動速度構建魚雷發射陣位相對于目標艦相應位置點的舷角相對發射魚雷的最大有效射距的函數;
求解所述發射魚雷的最大有效射距,得到敵潛艇攻擊陣位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人艇需求計算及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敵潛艇攻擊陣位線、敵潛艇運動速度和編隊反應時間確定出無人艇最遲警戒線,包括:
基于所述敵潛艇攻擊陣位線、敵潛艇運動速度和編隊反應時間構建敵潛艇被發現時相對于目標艦當前點的舷角相對無人艇最小警戒距離的函數
求解所述無人艇最小警戒距離,得到確定出無人艇最遲警戒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人艇需求計算及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還包括:
基于無人艇發現并跟蹤識別敵潛艇的時間、無人艇識別敵潛艇后將目標信息傳輸給目標艦的時間以及目標艦接收信息后實施打擊至武器命中敵潛艇的時間之和,得到編隊反應時間。
5.一種無人艇需求計算及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還包括:
第一確定模塊,用于基于魚雷最大有效航程、魚雷發射后航行速度、目標艦運動速度確定出敵潛艇攻擊陣位線D魚:
式(1)中,R魚為魚雷最大有效航程,V魚為魚雷發射后航行速度,V艦為目標艦運動速度,α為魚雷發射陣位A相對于目標艦相應位置點O2的舷角,D魚的表達式為敵潛艇攻擊陣位線;
第二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敵潛艇攻擊陣位線、敵潛艇運動速度和編隊反應時間確定出無人艇最遲警戒線D警:
式(2)中,β為敵潛艇被發現時相對于目標艦當前點的舷角,V潛為敵潛艇運動速度,T為編隊反應時間,D警的表達式為無人艇最遲警戒線;
第三確定模塊,用于基于所述無人艇最遲警戒線被無人艇有效探測圓重疊覆蓋的長度占所述無人艇最遲警戒線的周長的比值,確定出無人艇的最小數量需求,其中,無人艇有效探測圓由無人艇對潛有效探測距離確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人艇需求計算及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確定模塊,具體用于:
基于魚雷最大有效航程、魚雷發射后航行速度、目標艦運動速度構建魚雷發射陣位相對于目標艦相應位置點的舷角相對發射魚雷的最大有效射距的函數;
求解所述發射魚雷的最大有效射距,得到敵潛艇攻擊陣位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91776部隊,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91776部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585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