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型識別方法、電子設備及相關產品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65200.5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663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鵬;吳偉華;程小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強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沙頭街道天安社***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型 識別 方法 電子設備 相關 產品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車型識別方法、電子設備及相關產品,該方法包括:獲取待處理圖像,待處理圖像為車輛圖像;將待處理圖像劃分為A1個小塊,將A1個小塊輸入到神經網絡模型以進行第一處理,得到第一分類結果,A1為正整數;將待處理圖像劃分為A2個小塊,將A2個小塊輸入到神經網絡模型以進行第二處理,得到第二分類結果;將待處理圖像劃分為A3個小塊,將A3個小塊輸入到神經網絡模型以進行第三處理,得到第三分類結果;將第一分類結果、第二分類結果和第三分類結果進行級聯拼接,得到級聯分類結果;對級聯分類結果進行分類處理,得到目標分類結果。采用本申請實施例可以提升車型識別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圖像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型識別方法、電子設備及相關產品。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汽車數量的不斷攀升,由此帶來的交通和環境問題也日漸加劇。為了應對這些問題,智能交通系統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重點研究對象。而在智能交通系統中,對于車型的細粒度識別,已經被證明是一項關鍵技術,在處理包括提高收費效率,裁定交通責任和追蹤肇事逃逸等等交通問題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車型識別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在交通安全、卡口管理、車流統計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對于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然而,現有的車型識別方法主要采用手工設計特征,這類特征屬于低級特征,在處理細粒度分類問題上存在較大的局限性。而深度學習在提取高層語義特征方面有其先天優勢,能夠針對特定任務從大數據中學習到有效的特征表示。但大多基于深度學習的車型識別都只考慮了車輛的全局特征,而忽視了局部特征的重要性。作為細粒度分類問題的子問題,由于不同類別的車輛在形態、結構上具有一致性,尤其是同品牌的車型之間的差異性甚至更小,誤識別的概率就越高。因此,如何提升車型識別精準率的問題亟待解決。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型識別方法及相關產品,能夠提升車型識別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車型識別方法,所述電子設備包括神經網絡模型,所述神經網絡模型包括第一層級網絡、第二層級網絡、第三層級網絡、第四層級網絡和第五層級網絡,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待處理圖像,所述待處理圖像為車輛圖像;
將所述待處理圖像劃分為A1個小塊,將所述A1個小塊輸入到所述神經網絡模型以進行第一處理,得到第一分類結果,所述A1為正整數;
將所述待處理圖像劃分為A2個小塊,將所述A2個小塊輸入到所述神經網絡模型以進行第二處理,得到第二分類結果,所述A2為小于所述A1的正整數;
將所述待處理圖像劃分為A3個小塊,將所述A3個小塊輸入到所述神經網絡模型以進行第三處理,得到第三分類結果,所述A3為小于所述A2的正整數;
將所述第一分類結果、所述第二分類結果和所述第三分類結果進行級聯拼接,得到級聯分類結果;
對所述級聯分類結果進行分類處理,得到目標分類結果。
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車型識別裝置,應用于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神經網絡模型,所述神經網絡模型包括第一層級網絡、第二層級網絡、第三層級網絡、第四層級網絡和第五層級網絡,所述裝置包括:獲取單元、第一處理單元、第二處理單元、第三處理單元、拼接單元和分類單元,其中,
所述獲取單元,用于獲取待處理圖像,所述待處理圖像為車輛圖像;
所述第一處理單元,用于將所述待處理圖像劃分為A1個小塊,將所述A1個小塊輸入到所述神經網絡模型以進行第一處理,得到第一分類結果,所述A1為正整數;
所述第二處理單元,用于將所述待處理圖像劃分為A2個小塊,將所述A2個小塊輸入到所述神經網絡模型以進行第二處理,得到第二分類結果,所述A2為小于所述A1的正整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華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52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吸煙檢測方法、系統及計算機介質
- 下一篇:目標跟蹤方法、電子設備及相關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