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執行器、渦輪增壓系統和商用車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60481.5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73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吳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協諾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26/54 | 分類號: | F02M26/54;F02M26/70;H05K7/20;H02K7/116;H02K11/30;H02K11/20;H02K9/00;H02K9/02;H02K9/19 |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凱通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76 | 代理人: | 楊博 |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 執行 渦輪 增壓 系統 商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動執行器,包括:殼體,內部安裝有電機、電路板、以及驅動輸出組件,所述電機與所述電路板電連接,所述驅動輸出組件與所述電機傳動連接;所述驅動輸出組件,包括:第一齒輪,套設于所述電機的輸出軸,所述第一齒輪的齒數為N1;減速齒輪,包括: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所述第二齒輪的齒數為N2;第三齒輪,和所述第二齒輪同軸轉動,所述第三齒輪的齒數為N3;扇形齒輪,與所述第三齒輪嚙合,所述扇形齒輪的角度為α1,齒數為N4;驅動軸,與所述扇形齒輪同軸連接;其中,當所述電機的轉速為n,所述驅動軸的旋轉角度為α2,電機轉動時間T=200ms。本發明解決電動執行器對廢氣循環管道的閥門的開關的控制不夠精準和快速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商用車的廢氣循環系統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動執行器、渦輪增壓系統和商用車。
背景技術
隨著商用車工業技術的發展,電控執行器作為商用車重要組成部分,電氣設備對汽車工業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在環境保護和節能被日益重視的前景下,商用車會在發動機處安裝廢氣循環系統,當突然猛加油時,發動機內的燃料會不完全燃燒,從而廢氣中會夾雜一定的可燃燒物質,此時通過電動執行器控制廢氣循環系統處的閥門打開,使部分廢氣進入發動機進行重新燃燒,即減少了排氣的污染,又使廢氣循環利用,起到了節能的效果。
目前來看,市面上的電控執行器一般是用于小型汽車上的渦輪增壓系統,控制其廢氣閥門的開或者關,而例如將其用于商用車等大中型車類上的渦輪增壓系統時,為了確保其排放的廢氣能夠得到充分循環利用,從而對環境造成的危害降低至最小,所以需要出現一種能夠精準且快速控制廢氣閥門的開或者關的電動執行器。
當前的電動執行器,當廢氣循環閥門打開時,閥門可跟隨電機的轉動勻速轉動,當廢氣循環閥門閉合時,由于閥門自身的重量會帶動閥門迅速關閉,對廢氣循環通道以及閥門造成損傷。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廢氣循環裝置的電動執行器、渦輪增壓系統和商用車,有效解決電動執行器在廢氣循環閥門閉合時,由于閥門自身的重量會帶動閥門迅速關閉,對廢氣循環通道以及閥門造成損傷的問題;解決電動執行器對廢氣閥門的開或者關的控制不夠精準和快速,導致未經充分處理的汽車廢氣排放至環境中,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的問題;解決電動執行器的殼體不具備良好的散熱結構的問題。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廢氣循環裝置的電動執行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安裝有電機、電連接所述電機的電路板、以及傳動連接所述電機的驅動輸出組件;所述驅動輸出組件,包括:第一齒輪,套設于所述電機的輸出軸,所述第一齒輪的齒數為N1;減速齒輪,包括: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所述第二齒輪的齒數為N2;第三齒輪,所述第三齒輪和所述第二齒輪同軸轉動,所述第三齒輪的齒數為N3;扇形齒輪,所述扇形齒輪與所述第三齒輪嚙合,所述扇形齒輪的角度為α1,齒數為N4;驅動軸,所述驅動軸與所述扇形齒輪同軸連接,所述驅動軸一端伸出所述殼體;其中,當所述電機的轉速為n,所述驅動軸的旋轉角度為α2,所述電機轉動時間T=200ms。
采用該技術方案后所達到的技術效果:所述第一齒輪通過與所述減速齒輪的嚙合,實現減速效果,再通過所述減速齒輪與所述扇形齒輪的嚙合,使與所述扇形齒輪同軸傳動的所述驅動軸能夠在預設時間T內轉過一定角度,即對與之軸連接的閥門能夠在預設時間T內完成一個開或者關的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協諾機電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協諾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048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