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多功能四足機器人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059880.X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82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梁林超;謝孫耘翰;趙忠乾;孫偉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太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57/032 | 分類號: | B62D57/032;B62D57/024;B25J11/00;A61G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馬婷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功能 機器人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四足機器人,包括外置安全倉,外置安全倉下部設有電機安裝架,電機安裝架上安裝有四根相同結構的機械腿,電機安裝架一側設有主控箱;電機安裝架上部設有導航及視覺機構;外置安全倉內(nèi)安裝有內(nèi)置擔架。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的優(yōu)點在于:整體結構簡單精巧,零部件選擇、連接方式和整體工作原理合理,采用無人化救助的設計理念,通過多種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達到智能救助傷員的目的,提高救援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救援安全性,降低了傳統(tǒng)人力救援不便捷、費時費力、消耗大量物資的問題,適用性好,便于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四足機器人,具體是指一種多功能四足機器人。
背景技術
目前全世界還沒有自動化救援機器人,目前都是人力救助,這樣在惡劣環(huán)境或者危險環(huán)境下,對救助者,比如消防員或者醫(yī)療兵,可能是個危險,容易造成更大傷亡。
因此,設計出一種多功能四足機器人勢在必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xiàn)有的四足機器人因其結構功能設計上的不足,導致實際使用中救助救援效果不好,工作效率低且安全性不高,不滿足目前需要。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多功能四足機器人,包括外置安全倉,外置安全倉下部設有電機安裝架,電機安裝架上安裝有四根相同結構的機械腿,電機安裝架一側設有主控箱;電機安裝架上部設有導航及視覺機構;外置安全倉內(nèi)安裝有內(nèi)置擔架;外置安全倉通過兩側的滑蓋轉軸連接有一個安全倉滑蓋,安全倉滑蓋利用滑蓋轉軸與外置安全倉周邊的滑道開合;導航及視覺機構包括設置的激光雷達監(jiān)測系統(tǒng),作為整體的視覺功能實現(xiàn)載體;
電機安裝架上安裝有四個電機一,每個電機一對下面的結構進行旋并連接一個L型支架,電機一用于驅動機械腿進行Z軸方向旋轉;L型支架上設有電機二,電機二用于驅動單個機械腿的髖關節(jié)旋轉;電機二一側設有電機三,電機三通過傳送帶驅動單個機械腿的膝關節(jié)旋轉;機械腿下部一端連接有防滑底板,防滑底板上層采用圓鋼片結構,下層設有橡膠底和地面接觸;每個機械腿一側均設有一個電動輪;
主控箱通過電源線分別連接機架上各供電接口,實現(xiàn)對整體的電源供應,主控箱內(nèi)設有主電源、控制模塊、供氧設備和遠程遙控系統(tǒng)用于整體的控制;主控箱內(nèi)設有六個驅動電機,其中四個驅動電機通過電機鋼絲繩與電動輪相連,實現(xiàn)對電動輪的驅動作用,剩余的兩個電機中每個電機通過另外設置的電機鋼絲繩與橫向設置的兩個電動輪相連,一個電機驅動兩個電動輪4轉向。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的優(yōu)點在于:整體結構簡單精巧,零部件選擇、連接方式和整體工作原理合理,采用無人化救助的設計理念,通過多種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達到智能救助傷員的目的,提高救援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救援安全性,降低了傳統(tǒng)人力救援不便捷、費時費力、消耗大量物資的問題,適用性好,便于推廣。
作為改進,外置安全倉下部通過四個阻尼減震器與電機安裝架相連,達到緩沖的作用;阻尼減震器內(nèi)設有緩震用的彈簧。
作為改進,防滑底板包括板體,板體上部設有兩個交叉連接的自由度十字轉軸,自由度十字轉軸通過壓緊彈簧連接板體,板體下部設有橡膠墊用于緩震。
作為改進,機械腿關節(jié)處用軸承連接,固定面通過螺絲固定;機械腿與防滑底板間的連接件模擬球關節(jié),達到三個自由度。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多功能四足機器人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一種多功能四足機器人的內(nèi)置擔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一種多功能四足機器人的機械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一種多功能四足機器人的防滑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太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杭州太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988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