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后下控制臂及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6830.6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630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逍遙;劉躍鵬;秦勇;王少華;王猛;李華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7/00 | 分類號: | B60G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澤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譚鎮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制 車輛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后下控制臂,用于連接車輛的副車架和轉向節,包括:控制臂本體;所述控制臂本體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側壁,以及,連接兩個所述側壁的底板;兩個所述側壁傾斜設置,且與所述底板形成容納空間;所述底板遠離所述容納空間的表面上設有減重槽,所述減重槽的槽底面上設有加強筋。因此,本實施例在使后下控制臂滿足足夠的剛度、強度和使用壽命的情況下,實現了輕量化,進而可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后下控制臂及車輛。
背景技術
控制臂作為車輛懸掛系統的導向和傳力元件,將作用在車輪上的各種力傳遞給車身,保證車輪按一定軌跡運動。控制臂包括后下控制臂,后下控制臂的一側用于連接副車架,另一側用于連接輪轂,后下控制臂的上表面與車身彈性地連接在一起,主要用于支撐整車在高度方向上的力,因次,要求后下控制臂應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和使用壽命。
現有技術中,一般通過增加后下控制臂的厚度來滿足足夠的剛度、強度和使用壽命,這樣,增加了后下控制臂的重量。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后下控制臂及車輛,以解決現有后下控制臂的重量較重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后下控制臂,用于連接車輛的副車架和轉向節,包括:控制臂本體;
所述控制臂本體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側壁,以及,連接兩個所述側壁的底板;
兩個所述側壁傾斜設置,且與所述底板形成容納空間;
所述底板遠離所述容納空間的表面上設有減重槽,所述減重槽的槽底面上設有加強筋。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筋包括至少兩根第一加強筋和第二加強筋;
至少兩根所述第一加強筋沿第一方向間隔設置,至少兩根所述第二加強筋沿第二方向間隔設置,所述第二加強筋與所述第一加強筋交錯設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為所述控制臂本體的長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強筋、所述第二加強筋遠離所述槽底面的表面與所述底板遠離所述容納空間的表面平齊。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筋包括環形加強筋和多個條形加強筋;
各所述條形加強筋環繞所述環形加強筋間隔設置,各所述條形加強筋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環形加強筋連接,另一端分別與所述減重槽的槽壁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側壁遠離所述底板的一側的側邊緣上設有承力邊,所述承力邊背向所述容納空間;
所述承力邊的截面形狀為圓弧形。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臂本體還包括加強件,所述控制臂本體的一端設有套管;
所述控制臂本體的一端通過所述加強件與所述套管連接,所述套管用于與所述副車架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件包括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
兩個所述側壁的一端分別通過所述第一加強板與所述套管連接,所述底板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二加強板與所述套管連接;
所述第一加強板在所述控制臂本體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加強板在所述控制臂本體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臂本體采用鑄造工藝一體成型;
各所述側壁與所述底板的夾角在(50-85°)之間;
各所述側壁遠離所述容納空間的側面上設有澆筑口。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遠離所述容納空間的表面上設有便于鑄造的定位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68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油管性能測試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氮氧化物的凈化裝置及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