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良乙狀結腸代陰道成形術治療先天性無陰道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3747.3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699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汪世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世元 |
| 主分類號: | A61F2/04 | 分類號: | A61F2/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良 乙狀結腸 陰道 成形 治療 先天性 方法 | ||
1.一種改良乙狀結腸代陰道成形術治療先天性無陰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手術步驟:
S1、術前準備:患者在術前3天無渣半流質,用甲硝唑口服準備腸道,術前l天流質,全腸道準備,手術前晚和手術當天凌晨清潔灌腸,并用200甲硝唑液保留灌腸;
S2、截取腸管長度的測量方法:醫生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開腹法和腹腔鏡法對患者進行切口作業,外陰陰道口到乙狀結腸系膜腸管邊緣的長度即為截取乙狀結腸長臂的長度,其短臂的長度只要離乙狀結腸動脈主干邊緣不少于5cm,一般是保留5~8cm(要考慮到短臂端短腸管要封閉,若要進行再造陰道子宮融合術還要把短臂適當保留長一點,約10cm左右),其測量方法,即用產科骨盆測量器,在術中乙狀結腸系膜無張力的情況下,測量外陰陰道口到乙狀結腸動脈主干結腸系膜腸管邊緣的最短距離(見圖1);
S3、腸管的截?。禾岢鲆覡罱Y腸,利用對側光照展示乙狀結腸、降結腸與直腸的血供,以及與欲切腸管的關系,在乙狀結腸起始部找到最長的系膜所對應的腸管,擬定位于游離腸管的CD段,自該處向直腸端測量腸管的長度以術中測量的所需腸管長度為準,15~19cm(平均16.5±1.5cm),其中,長臂的長度為13~15cm(平均14±1cm),擬定為AB端(見圖2),試阻斷乙狀結腸最下動脈及左結腸動脈降支血管,在顯示欲切斷的腸管及上下腸管血供良好后可切斷結扎,截取AB、CD間腸管,濕紗布包裹備用,吻合遠近端腸管(見圖3);
S4、陰道造穴:陰道前庭凹陷處作U形切口,切開黏膜,鈍性分離尿道直腸間隙、膀胱直腸間隙至盆腔腹膜,穴道以能容3指為度,于兩痕跡子宮節結后方橫行切開盆腔腹膜,長約6cm,形成會陰腹腔相通的穴道;
S5、腸管的下置與固定:將乙狀結腸CD端或AB端下置穴道,閉合乙狀結腸腹腔端使成盲端,先將會陰切口與腸管開口用2/0可吸收腸線對應開放間斷縫合,然后用絲線將盲端腸管與盆底腹膜固定;對于宮頸癌術后陰道縮短者以修補陰道后端為主,游離乙狀結腸長臂長度5cm左右為宜,術中應將盆底部粘連疤痕組織部分切除但要充分游離3~4橫指為宜,對子宮宮頸發育良好者,乙狀結腸腹腔端不予閉合,先將子宮宮頸稍做游離,將腹腔端乙狀結腸外包宮頸,在近似宮頸穹隆部與子宮按8針法進行吻合縫合,并將宮體下端近宮頸處漿膜與盆底腹膜縫合腹膜化,對于乙狀結腸系膜過短導致乙狀結腸移位困難者,可沿乙狀結腸動脈向上自腸系膜下動脈向腹主動脈稍作游離松解直至游離腸管能順利和會陰吻合但又不會因為乙狀結腸動脈牽拉張力過大而影響游離腸管的血供,游離血管時不能出現血管裸露,至少要保留血管旁組織各0.5cm.術畢填塞石蠟油紗布卷;
S6、術后管理與再造陰道防異味處理:術后3天禁食,3天后改流質,進流質3天后改半流質3天,以后逐步過渡至普食,禁食期間給予足夠的胃腸外營養,給予有效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一般患者在手術6日左右開始第1次排便,術中對移植腸管先用2%雙氧水沖洗兩次,再用生理鹽水沖洗2次,然后用3%硼酸溶液反復沖洗3次,最后用2%甲硝唑液沖洗1次后用干燥一次性注射器陰道內吹入龍血竭粉0.9g(1粒為0.3g)并置入直徑4cm左右的外裹有避孕套和石蠟油的紗布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良乙狀結腸代陰道成形術治療先天性無陰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1術前準備過程中,手術前患者需要將大小便排出,且醫護人員對患者的各種病史進行追尋,患者進行抽血檢查,且患者手術麻醉方式選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良乙狀結腸代陰道成形術治療先天性無陰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2截取腸管長度的測量方法過程中,切口的選擇和長度可用開腹法和腹腔鏡法進行作業,開腹法:下腹正中切口,以恥骨聯合上緣為止點向上作5~8cm的切口即可;腹腔鏡法:以左右反闌尾點及闌尾點為基點,向內上方5cm處各設一點,四個穿刺點呈菱形,每個點切口均為0.5cm,只有左下腹反闌尾點根據需要放吻合器時再延長為1cm左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良乙狀結腸代陰道成形術治療先天性無陰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2截取腸管長度的測量方法過程中,測量經典公式為:截取腸管的長度為盆腔深度+l/2腸系膜長度,而羅光楠公式為:切取所需乙狀結腸長度=(骨盆深度-乙狀結腸系膜長度)+15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世元,未經汪世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374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熒光水畫布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具有暗線式鉸鏈箱門的試驗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