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路機制砂混凝土箱梁澆筑及振搗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0943.5 | 申請日: | 202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21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候永福;宋軍;張顯波;李景杰;李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04 | 分類號: | E01D2/04;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貴州派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劉宇宸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路 機制 混凝土 澆筑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鐵路機制砂混凝土箱梁澆筑及振搗工藝,包括步驟如下:兩側翼緣板及頂板區域灌注:當灌平兩側腹板區域的頂部后停10~20min,使腹板混凝土充分沉落,然后再灌注兩側翼緣板及頂板區域的混凝土,以解決腹板與頂板交界處因腹板混凝土沉落而造成縱向裂紋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鐵路機制砂混凝土箱梁澆筑及振搗工藝,屬于箱梁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公路和鐵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箱梁被廣泛的使用,目前對箱梁澆筑的的施工工藝,存在腹板與頂板交界處因腹板混凝土沉落而造成縱向裂紋,導致箱梁生產后的質量不合格。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鐵路機制砂混凝土箱梁澆筑及振搗工藝。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鐵路機制砂混凝土箱梁澆筑及振搗工藝,包括步驟如下:
兩側翼緣板及頂板區域灌注:當灌平兩側腹板區域的頂部后停10~20min,使腹板混凝土充分沉落,然后再灌注兩側翼緣板及頂板區域的混凝土。
在進行上述兩側翼緣板及頂板區域頂部的橋面板混凝土灌注時,混凝土從一端向另一端灌注。
在進行所述兩側翼緣板及頂板區域頂部澆筑時,一臺混凝土泵車A從一端向另一端灌注混凝土,另一臺混凝土輸送泵B先將另一端2m左右澆筑完成并及時收光、抹面,然后混凝土輸送泵B從混凝土泵車A澆筑接頭開始負責澆筑頂板鋼筋骨架以下混凝土,混凝土泵車A負責澆筑頂板鋼筋骨架以上混凝土,提漿整平機及時整平。
在完成所述兩側翼緣板及頂板區域灌注的步驟前,先依次完成底腹板倒角區域灌注澆筑、底板區域澆筑、兩側腹板區域澆筑。
所述底腹板倒角區域灌注澆筑為:從兩端向跨中持續對稱進行的灌注工藝,合攏處澆筑接茬錯開跨中4m范圍。
在進行所述底板區域澆筑的步驟時,首盤和最后一盤混凝土不得澆筑在支座和跨中部位。
在進行兩側腹板區域澆筑時采用兩側腹板對稱進行,保持兩側混凝土面高度基本一致,高度差不宜超過30cm,防止混凝土對內模的壓力差過大造成其偏移。
上述步驟中,混凝土澆筑時縱向分段長度為4~5m,水平分層側壁的厚度不得大于30cm,先后兩層混凝土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當灌平兩側腹板區域的頂部后停10~20min,使腹板混凝土充分沉落,然后再灌注兩側翼緣板及頂板區域的混凝土,以解決腹板與頂板交界處因腹板混凝土沉落而造成縱向裂紋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箱梁的橫截斷面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參見圖1所示。
本發明的一種鐵路機制砂混凝土箱梁澆筑及振搗工藝,包括步驟如下:
兩側翼緣板及頂板區域4灌注:當灌平兩側腹板區域3的頂部后停10~20min,使腹板混凝土充分沉落,然后再灌注兩側翼緣板及頂板區域4的混凝土,以解決腹板與頂板交界處因腹板混凝土沉落而造成縱向裂紋的問題。
在進行上述兩側翼緣板及頂板區域4頂部的橋面板混凝土灌注時,混凝土從一端向另一端灌注,但必須保證腹板混凝土初凝前頂板混凝土灌注完畢,并及時整平、收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094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任務的定時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
- 下一篇:一種新型公路防撞鋼護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