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食用吸管的制備方法及原料混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49298.5 | 申請日: | 202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986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徐建;袁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蔚來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J3/12 | 分類號: | C08J3/12;C08L3/10;B01F27/90;B01F27/96;B01F35/53;B01F27/86;B01F35/00;B01F35/71;B01F10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愛智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劉娟 |
| 地址: | 272100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食用 吸管 制備 方法 原料 混合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食用吸管的制備方法及原料混合裝置,涉及可食用吸管的制備方法及原料混合裝置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對第一原料的制備,第二原料的制備,第三原料的制備,第四原料的制備,并將上述所制備的原料通過混合裝置進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將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到吸管擠壓設備進行擠出成型,并通過成型模頭擠出,冷卻成型形成管胚;對管胚進行冷卻、分切,通過輸送帶,進入干燥烘箱進行干燥,形成可食用吸管。吸管使用完畢后可完全降解,也可作為食物食用,避免污染環境。提高原料的混合效率,使原料混合更均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可食用吸管的制備方法及原料混合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食用吸管的制備方法及原料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吸管,或稱飲管,是一條圓柱狀,中空的塑膠制品,其主要功用是用來飲用杯子中飲料,也有用來吸食一些烹飪好的動物長骨的骨髓。塑膠吸管往往作為一次性用具,在使用完畢后就會拋棄,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可降解性差,給環境帶來負擔。
但是現有的可降解吸管往往以大米粉和木薯淀粉作為原料制作吸管,存在吸水太快,不能耐高溫,抗凍性不行,強度不夠的問題。吸管在制備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對原料進行混合,但是現有的混合裝置存在效率低,混合不均勻等問題。
為此,亟待一種可食用的吸管,吸管使用完畢后可完全降解,也可作為食物食用,避免污染環境。提高原料的混合效率,使原料混合更均勻。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食用吸管的制備方法及原料混合裝置,吸管使用完畢后可完全降解,也可作為食物食用,避免污染環境。提高原料的混合效率,使原料混合更均勻。
本發明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可食用吸管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第一原料的制備:取木薯淀粉600~2000份,加水調乳22.0~23.0Be,用2.3~2.5%的氫氧化鈉調pH=8.4~8.6,加入環氧丙烷200~800份,同時調整溫度20~25℃,加入醋酐200~1200份,反應過程維持pH=8.30~8.6,反應30~60min,加入硫酸氫鈉4~10份反應10~15min,用10%HCl調pH=5.0~5.5,脫水干燥后制成粉末備用;
S2第二原料的制備:取高鏈玉米淀粉10~30份,加水調乳22.0~23.0Be,用2.6~3.0%的氫氧化鈉調pH=11~12,加入環氧丙烷4~10份,處于T=20~30℃的環境下反應1.5h~3h,然后升溫至T=45.0~49℃,用2.6~3.0%氫氧化鈉維持pH=11.5~12.5,然后醚化20h,醚化結束后,用8~10%氯化氫調pH=6~8,加入催化劑6~10份,再加入0.3~1.2%的雙氧水,加入焦亞硫酸鈉3~15份繼續反應10~15min,然后用8~10%氯化氫調節pH5.0~5.7,脫水干燥后制成粉末備用;需要說明的是,催化劑作為進一步優選的采用硫酸銅。
S3第三原料的制備:取馬鈴薯淀粉20~50份,加水調乳23.5~24.5Be,升溫至36.5~37.5℃,在升溫的過程中用2.3~2.5%的氫氧化鈉調PH=10~11,加入三偏磷酸鈉2.0~5.0份,反應畢后加入10%氯化氫調節PH=5.0~5.5,脫水干燥后制成粉末備用;
S4第四原料的制備:取木薯淀粉400~600份、小麥淀粉500~1000份和玉米淀粉500~1000份,加水調乳22~23Be,用2.3~2.5%的氫氧化鈉調pH=8.0~9.6,同時調整溫度T=20~25℃,加入溶解好己二酸的酸酐50~100份,然后加入醋酐200~450份,加醋酐同時加稀堿維持pH=8.0~9.5,平衡pH=8.0~9.5,反應過程物料溫度控制在小于40℃,用2.3~2.5%的氫氧化鈉維持反應體系pH=8.0~9.5反應30~60min,用10%的氯化氫調PH=5.0~6.0,脫水干燥后制成粉末備用;
S5原料的混合:將S1~S4所制備的原料通過混合裝置進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蔚來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蔚來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929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