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氟含油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及預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40950.7 | 申請日: | 2021-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632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9 |
| 發明(設計)人: | 桑軍強;高嵩;秦冰;高峰;王輝;孫鈺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01/10;C02F101/14;C02F101/30;C02F101/32;C02F103/36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張福根;鄭特強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油 廢水 預處理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含氟含油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和預處理系統,該預處理方法包括:提供含有氟離子、氟硼酸根及石油類物質的含氟含油廢水,于含氟含油廢水中加入含鋁化合物,調節pH≤4進行一次反應,使氟硼酸根中的氟轉化為氟離子;調節含氟含油廢水pH≥6進行二次反應,使氟離子轉化為含氟不溶物,形成絮體除油,得到含水污泥;及含水污泥經脫水處理,得到脫水污泥和液相。該預處理方法和預處理系統可實現化學除氟與除油過程的有效整合,將污水體系整體轉化為污泥體系,有效降低處理成本,廢水處理效果穩定,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氟含油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及預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在石油化工行業中,有些生產工藝需要采用三氟化硼(BF3)作為催化劑,例如聚α-烯烴合成基礎油(PAO)生產工藝,其通過堿洗、水洗脫除催化劑后,會產生含氟含油廢水。廢水含有約1000mg/L的氟離子(F-),約2000mg/L的氟硼酸根(BF4-),水中綜合氟含量超過2000mg/L。同時,由于堿洗過程是堿液洗滌油品的過程,廢水中不可避免的含有石油類物質,屬于高氟含量含油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場前需要進行預處理。氟是人類生命活動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過量的攝入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同時過量的氟對植物也有毒害作用。現行GB31571-2015《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規定氟化物直接排放的限值為10mg/L。為了保證PAO的正常生產,需要對PAO生產廢水進行預處理,降低廢水中氟和油含量,滿足進入污水處理場的水質要求。
專利CN102336460B公開了一種處理含氟硼酸根廢水的水解劑及其應用,該方法中采用鋁鹽和鈰鹽為水解劑,水解BF4-,再采用鈣鹽沉淀F-。此專利水解劑鈰鹽為重金屬,對其排放有限制要求。專利申請CN105026320A公開了一種含有硼氟化物的水的處理方法及處理裝置,采用鋁化合物在pH為1~4條件下分解硼氟化物,再添加鈣化合物,在pH為7~13條件下反應,生成不溶化物。專利申請CN105600977A公開了一種蝕刻工藝中產生的氟硼酸廢水的處理方法,采用熟石灰中和污水,固液分離后再與生石灰反應,再經過固液分離后與凝聚劑鋁鹽反應。以上三篇專利方法均需采用鈣鹽和鋁鹽進行兩步或多步處理,流程較長,產生的污泥中含有鈣鹽和鋁鹽兩部分,污泥量較大。
需注意的是,前述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發明的背景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含氟含油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及預處理系統,以解決現有含氟含油廢水的預處理工藝流程較長、處理效果差、污泥量較大等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含氟含油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包括:提供含有氟離子、氟硼酸根及石油類物質的含氟含油廢水,于含氟含油廢水中加入含鋁化合物,調節pH≤4進行一次反應,使氟硼酸根中的氟轉化為氟離子;調節含氟含油廢水pH≥6進行二次反應,使氟離子轉化為含氟不溶物,形成絮體除油,得到含水污泥;及含水污泥經脫水處理,得到脫水污泥和液相。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含氟含油廢水中的氟離子質量濃度為100mg/L~10000mg/L,氟硼酸根質量濃度為100mg/L~10000mg/L,石油類物質質量濃度不超過500mg/L。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含氟含油廢水為聚α-烯烴合成基礎油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氟含油廢水。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含氟含油廢水包括聚α-烯烴合成基礎油生產過程的堿洗步驟中的堿洗廢水、水洗步驟的水洗廢水、或者堿洗廢水和水洗廢水的混合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095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中草藥及馬鈴薯秸稈粗纖維的動物營養顆粒料及加工工藝
- 下一篇:輝度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