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箱惰化系統及工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25724.1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222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超越;徐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陵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4D37/02 | 分類號: | B64D37/02;B64D37/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蔣昱 |
| 地址: | 21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箱 系統 工作 方法 | ||
1.一種油箱惰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閥(1)、過濾器(2)、干燥機(3)、加熱器(4)、濕度調節器(5)、臭氧轉換器(6)、第二控制閥(7)、第一電動壓力調節閥(8)、第一手動壓力調節閥(9)、第一溫度傳感器(10)、第一壓力傳感器(11)、第一流量傳感器(12)、濕度傳感器(13)、臭氧濃度傳感器(14)、顆粒度檢測儀(15)、膜分離模塊(16)、第一換熱器(17)、第二電動壓力調節閥(18)、第二手動壓力調節閥(19)、第二溫度傳感器(20)、第二壓力傳感器(21)、第二流量傳感器(22)、第一氧濃度傳感器(23)、第一阻火器(24)、油箱(25)、第二阻火器(26)、第三溫度傳感器(27)、第四溫度傳感器(28)、第三壓力傳感器(29)、第二氧濃度傳感器(30)、壓縮機(31)、第二換熱器(32)、節流閥(33)、第三換熱器(34)、第三控制閥(35)、第四換熱器(36)、第五換熱器(37)、引射泵(38)、第六換熱器(39)、第五溫度傳感器(40)、第四壓力傳感器(41)、第三流量傳感器(42)、第三氧濃度傳感器(43)、第四控制閥(44)、座艙(45)、第五控制閥(46)、發動機艙(47)、自動控制器(48),所述膜分離模塊(16)包含氣體入口、富氮氣體出口、富氧氣體出口,所述第一換熱器(17)、第六換熱器(39)包含熱側通道、冷側通道,所述油箱(25)包含氣體入口、氣體出口,所述自動控制器(48)包含一個電流輸入端和一個電流輸出端,所述發動機引氣通過管道依次連接有第一控制閥(1)、過濾器(2)、干燥機(3)、加熱器(4)、濕度調節器(5)、臭氧轉換器(6)、第二控制閥(7)的一端,所述第二控制閥(7)另一端通過管道同時與第一電動壓力調節閥(8)的一端、第一手動壓力調節閥(9)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動壓力調節閥(8)另一端、第一手動壓力調節閥(9)另一端通過管道同時與第一溫度傳感器(10)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10)另一端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第一壓力傳感器(11)、第一流量傳感器(12)、濕度傳感器(13)、臭氧濃度傳感器(14)、顆粒度檢測儀(15)、膜分離模塊(16)氣體入口,所述膜分離模塊(16)富氮氣體出口通過管道與第一換熱器(17)熱側通道入口連接,所述第一換熱器(17)熱側通道出口同時與第二電動壓力調節閥(18)的一端、第二手動壓力調節閥(19)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換熱器(17)冷側通道的一端為冷卻介質入口,所述第一換熱器(17)冷側通道另一端為升溫后空氣或水或燃料等冷卻介質出口,所述第二電動壓力調節閥(18)另一端、第二手動壓力調節閥(19)另一端通過管道同時與第二溫度傳感器(20)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20)另一端通過管道依次連接有第二壓力傳感器(21)、第二流量傳感器(22)、第一氧濃度傳感器(23)、第一阻火器(24)、油箱(25)氣體入口,所述油箱(25)氣體出口通過管道與第二阻火器(26)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阻火器(26)另一端廢氣排至機外,第三溫度傳感器(27)通過探桿與所述油箱(25)連接,探桿伸入燃油內,第四溫度傳感器(28)通過探桿與所述油箱(25)連接,探桿伸入油箱氣相空間,第三壓力傳感器(29)通過探桿與所述油箱(25)連接,第二氧濃度傳感器(30)通過探桿與所述油箱(25)連接,所述壓縮機(31)出口通過管道依次連接有第二換熱器(32)、節流閥(33)入口,所述節流閥(33)出口通過管道同時與第三換熱器(34)的一端、第三控制閥(35)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控制閥(35)另一端通過管道同時與第四換熱器(36)的一端、第五換熱器(37)的一端連接,所述第四換熱器(36)另一端、第五換熱器(37)另一端、第三換熱器(34)另一端通過管道同時與所述壓縮機(31)入口連接,所述第四換熱器(36)固定在油箱氣相空間,所述第五換熱器(37)固定在油箱燃油內,所述膜分離模塊(16)富氧氣體出口通過管道依次連接有引射泵(38)、第六換熱器(39)熱側通道、第五溫度傳感器(40)、第四壓力傳感器(41)、第三流量傳感器(42)、第三氧濃度傳感器(43)的一端,所述第三氧濃度傳感器(43)另一端通過管道同時與第四控制閥(44)的一端、第五控制閥(46)的一端連接,所述第四控制閥(44)另一端通過管道與座艙(45)連接,所述第五控制閥(46)另一端通過管道與發動機艙(47)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陵科技學院,未經金陵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572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