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飛行姿態可轉換的無人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22100.4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781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海獅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D17/80 | 分類號: | B64D17/80;B64D17/62;B64C25/62;B64C25/5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利交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59 | 代理人: | 蔡輝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行 姿態 轉換 無人機 | ||
1.一種飛行姿態可轉換的無人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體(1);所述機體(1)為長方體狀結構,且機體(1)居中上端固定安裝空心不規則圓柱體狀彈射箱(2);所述彈射箱(2)居中下端分別固定安裝空心圓環狀的緩沖墊(3);所述緩沖墊(3)分別安裝在機體(1)居中下端底部的四角處;所述機體(1)包括機翼(101)、立桿(102)、太陽能條板(103)、卡槽(104)和轉化器(105),所述機體(1)外側的四邊角處分別安裝一組機翼(101),且機體(1)下端底部四角處分別垂直安裝一組圓柱體狀的立桿(102),且機體(1)上側端面上分別固定安裝帶有長條狀凹槽的太陽能條板(103),太陽能條板(103)的居中內側上端分設空心圓形卡槽(104),卡槽(104)的下端右側分別固定安裝轉化器(105);
所述緩沖墊(3)包括支桿(301)、立柱(302)、勾槽(303)和連接頭(304),所述緩沖墊(3)外側端面上分別橫向安裝一組長方體狀的支桿(301),支桿(301)垂直下端固定安裝一組長條狀的立柱(302),立柱(302)下端底部分別固定安裝一組萬向輪,且立柱(302)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安裝一組凸出的圓柱體狀的勾槽(303),且立柱(302)的對向內側端面上分別固定安裝一組由圓柱體狀和彈簧組成的連接頭(30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飛行姿態可轉換的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射箱(2)包括伸縮柱(201)、固定桿(202)和收縮口(203),所述彈射箱(2)居中內側固定安裝圓柱體狀的伸縮柱(201),且圍繞伸縮柱(201)的外側分別垂直安裝一組圓柱體狀的固定桿(202),固定桿(202)的居中內側連接安裝圓環狀的收縮口(203)。
3.如權利要求1所述飛行姿態可轉換的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1)上的立桿(102)的下端底部固定安裝圓球狀的卡扣,且連接頭(304)內側連接的彈簧分別和立桿(102)下端底部的圓球卡扣連接安裝在一起。
4.如權利要求1所述飛行姿態可轉換的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射箱(2)上端的收縮口(203)固定安裝在彈射箱(2)上端鏤空口的內側,彈射箱(2)的外側端面上開設一處鏤空的調節槽,調節槽的居中內側安裝長條狀的凸槽開關,且凸槽開關上下運動在鏤空調節槽的居中內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飛行姿態可轉換的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1)上的立桿(102)的外側分別環繞安裝兩組彈簧,且緩沖墊(3)環套安裝在立桿(102)的居中外側,兩組彈簧一上一下分別將緩沖墊(3)相互夾在中間,且立桿(102)豎向貫穿安裝兩組彈簧和緩沖墊(3)的居中內側,轉化器(105)固定安裝在機體(1)的下端底部,且轉化器(105)和上端的太陽能條板(103)分別連接固定安裝。
6.如權利要求1所述飛行姿態可轉換的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墊(3)上的支桿(301)的左右兩側均分別安裝一對勾槽(303),且支桿(301)左右兩端的勾槽(303)分別向立柱(302)同一側的勾槽(303)分別連接安裝彈簧,且彈簧將支桿(301)左右兩端的勾槽(303)和下端的立柱(302)同一側的勾槽(303)分別相互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海獅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福建海獅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210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