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水面清理的智能油水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09117.6 | 申請日: | 2021-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39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永城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2B15/04 | 分類號: | E02B15/04;E02B15/08 |
| 代理公司: | 鄭州芝麻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張海青 |
| 地址: | 4766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水面 清理 智能 油水 分離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水面清理的智能油水分離裝置,包括圍油欄布設機器人、溢油回收機器人、集油轉運機器人和主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船、圍油欄布設機器人、溢油回收機器人和集油轉運機器人上均設置有無線通信裝置和衛星導航定位裝置;所述主船上設置有溢油監測系統、中心控制臺與處理器。本發明通過陣列分布的圍油欄布設機器人將溢油區域化整為零,劃分為一個個較小的區域,同時,各溢油圍控區域在收油的過程中,不斷縮小,使溢油回收效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提高溢油回收效率。適應性強,可適用于不同類型的溢油事故,針對不同的溢油區域分布,針對性地排布圍油欄布設機器人,提高了本發明的普適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面浮油回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水面清理的智能油水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航運業快速發展,石油進出口總量持續增多,溢油風險越來越高。溢油事故一旦發生,必然會影響到溢油發生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必須在最短時間內選擇合適的油污清楚方法以降低損失。
發生海上溢油事故后,應采取措施減少其對海上資源和環境的污染損害,而溢油在風、流、涌、浪等的作用下,會迅速自遺漏處向外漂流擴散,形成大面積分散的海上油膜和油帶。一般而言,在開放海域或近岸海域清除油污是比較容易的,而在岸上進行油污清除比較困難。因此,在其到達敏感區之前,首先要考慮在海上進行處理。
無論在開放水域還是近岸水域,較好的溢油應急處理方式是用專門的設備進行圍控和回收。處理海上油污,通常是先使用拖船拖帶圍油欄進行圍控、攔截,防止溢油繼續擴散,將溢油集中使其變厚以利于回收。之后,用溢油回收船、收油機、撇油器等設備回收海上溢油,并將回收的溢油轉駁到儲油罐等海上臨時儲存裝置。需要注意的是,圍控的油必須盡快加以清除,否則一旦發生乳化或沉淀,就會造成圍堵區域高度污染,嚴重傷害該區浮游生物、底棲生物。
針對當前溢油回收先用圍油欄將溢油圍控,再由工作母船帶動撇油器進行溢油回收工作,經濟成本高、回收效率低、海況適應能力差,中國專利CN103821120B公開了一種基于機器人海上溢油回收的方法,它主要利用母船、溢油回收機器人、局域差分GPS系統、圍油欄及吸油材料進行操作,當事故發生后,母船駛往漏油海域,用圍油欄將溢油圍控,并在圍油欄內側布置吸油材料;機器人使命下載完成后,將其布放在圍油欄區域內,機器人在圍油欄上布置的局域差分GPS系統指引下自主完成溢油回收作業。該專利具有操作簡便、安全可靠,經濟性好、溢油回收效率高、海況適應能力強的特點,適合海上溢油回收作業。但該專利僅涉及單個無人艇,無法進行多個無人艇的協同收油作業,收油效率有待提高。
針對目前的海上清理裝置機往往存在不易調節圍欄面積和攔油索強度低、圍欄效果差的弊端,導致裝置的適用性低下,中國專利ZL202010795597.9公開了一種可調節清理范圍的海洋溢油處理用海上清理裝置,包括攔油索、船體、太陽能電池板和控制盒,所述船體的內部安裝有儲存罐,儲存罐頂部的一端安裝有抽油泵,抽油泵的輸出端與儲存罐的內部相連通,且抽油泵的輸入端螺紋連接有抽油管,所述船體頂部的一端焊接有機殼,且機殼的內部安裝有蓄電池,并且機殼的頂端安裝有控制盒。該專利通過安裝有攔油索、防爆氣囊、掛環和掛鉤,使得裝置優化了自身的性能,使用者可以利用掛環和掛鉤的連接作用,在船體上更換不同長度的攔油索,進而改變圍住的溢油區域的面積,實現對于清理范圍的調節,增強了裝置的適用性,有利于該裝置的長期推廣。但該專利攔油索布放效率有待提高,不利于快速圍控溢油區域。
此外,現有圍油欄抗風浪能力差,溢油在波浪作用下容易溢過圍油欄;現有溢油回收裝置需要大量人工操作,智能化程度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動性強、回收效率高、可快速圍控溢油的用于水面清理的智能油水分離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提到的溢油回收效率低、圍油欄布設效率低、適波形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永城職業學院,未經永城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091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