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超細鉆桿、油管內涂環氧粉末廢料制備的粉末涂料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03114.1 | 申請日: | 2021-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22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孫健;蔣燦;陳海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隆石油產品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163/00 | 分類號: | C09D163/00;C09D163/02;C09D161/24;C09D161/06;C09D5/03;C09D7/61;C09D7/63;C09D7/6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 31280 | 代理人: | 李陽 | 
| 地址: | 200949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鉆桿 油管 內涂環氧 粉末 廢料 制備 粉末涂料 組合 | ||
本發明涉及油氣開采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利用超細鉆桿、油管內涂環氧粉末廢料制備的粉末涂料組合物,由以下成分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組成:雙酚A環氧樹脂10?25%,鈦酸酯螯合劑1?3%,脲醛樹脂1?3%,填料5?25%,超細粉末涂料廢料30?50%,噁唑烷酮環氧樹脂10?20%,酚醛樹脂5?15%,咪唑類促進劑0.5?2%,氣相二氧化硅0.5?1%。本發明還提供所述涂料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本發明讓回收的鉆桿、油管內涂環氧粉末涂料重新利用,制備得到的粉末涂料粒徑能夠滿足20?150微米,并且通過SY/T 6717(2016)以及SY/T 0544(2016)中含N2和CO2的高溫高壓釜測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開采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反應擠出回收利用超細鉆桿、油管內涂環氧粉末廢料的方法及制備的粉末涂料組合物。
背景技術
制備鉆桿、油管內涂環氧粉末涂料過程中容易產生10%左右5-20微米的超細粉末涂料,此種粉末涂料無法靜電噴涂并且此類粉末涂料容易采用真空吸附內噴涂時也容易導致粉末涂料懸浮于空氣,當鉆桿、油管內,當粉末涂料在基材表面初步形成交聯結構不具有流平效果時超細粉末會落在管件內壁,使得管內粉末涂層出現各種不佳的表面如麻點,此類超細粉末涂料通常被當作危廢處理。
關于一種反應擠出回收利用超細鉆桿、油管內涂環氧粉末廢料的方法及制備的粉末涂料組合物目前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反應擠出回收利用超細鉆桿、油管內涂環氧粉末涂料廢料的方法,通過回收粉末中加入雙酚A環氧樹脂以及高附著力支化助劑通過反應擠出預聚的支化結構環氧樹脂,然后加入其它樹脂、固化劑和填料等再次熔融、擠出、壓片、破碎、磨粉,讓回收的鉆桿、油管內涂環氧粉末涂料廢料重新利用,并且通過SY/T 6717(2016)以及SY/T 0544(2016)中含N2和CO2的高溫高壓釜測試。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利用超細鉆桿、油管內涂環氧粉末廢料的制備的粉末涂料組合物,由以下成分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的雙酚A環氧樹脂采用環氧當量400-1000,軟化點60-105℃的雙酚A環氧樹脂。可采用南亞NPES 901、903樹脂。
進一步的,所述的鈦酸酯螯合劑選自乙酰丙酮型鈦酸酯偶聯劑或乙酰乙酸乙酯型鈦酸酯偶聯劑。該系列鈦酸酯能夠和環氧樹脂發生反應,能夠潤濕包覆填料,同時又能顯著的抑制環氧樹脂在和超細粉組合預擠出過程中環氧樹脂的出現爆聚或者和回收粉末之間的過度交聯導致凝膠的現象。可采用雙(乙酰乙酸乙酯基)二正丁氧基鈦酸酯、雙(乙酰乙酸乙酯)鈦酸二異丁酯、雙(乙酰丙酮基)乙氧基異丙氧基鈦酸酯、雙(乙酰丙酮基)二異丙基鈦酸酯。
進一步的,所述的脲醛樹脂選自正丁醚化、異丁醚化、甲醚化脲醛樹脂。可采用氰特U-1051。
進一步的,所述的填料選自重防腐粉末涂料中常用的耐化學性良好的硫酸鋇、硅微粉及其組合。
進一步的,所述的超細粉末涂料廢料為磨粉過程中形成的超細粉末涂料,該類型粉末涂料粒徑≤20微米,主要是從生產廠家的回收塔中收集以及涂裝廠的回收塔中收集,這類產品不能直接使用,否則粉末涂料上粉率偏低影響涂層膜厚以及涂層的外觀,內噴涂時容易出現滴痕,公司生產的該類型涂料通常由雙酚A環氧樹脂、噁唑烷酮環氧樹脂、酚醛樹脂、潛伏胺、固化促進劑以及填料如硅微粉、硫酸鋇以及顏料組成。如果廢舊的超細粉末直接用螺桿擠出機二次擠出時容易導致喂料難以進入螺桿擠出機并且磨粉后粉末涂料依然粒徑在20微米以內,難以符合預期的20-150微米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隆石油產品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未經海隆石油產品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031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適應的芯片自動化測試方法
- 下一篇:參考信號的傳輸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