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快插閥組、遠程液壓控制系統和工程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792291.6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11861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3 |
| 發明(設計)人: | 郭振華;許敬科;魏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F16K11/10;F16H63/34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許柱山 |
| 地址: | 22100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快插閥組 遠程 液壓 控制系統 工程 車輛 | ||
本公開涉及一種快插閥組、遠程液壓控制系統和工程車輛。其中,快插閥組包括閥體,其內形成有第三油道、第五油道和第八油道,第八油道的通路上設有安全溢流閥,第三油道的通路上設有節流閥和手動流量調節閥,第三油道與第八油道的連接點位于節流閥和手動流量調節閥之間。通過在閥體內的油道中設置節流閥、手動流量調節閥和安全溢流閥,節流閥用于限制外接油源的流量,手動流量調節閥用于手動控制外接油源的流量,安全溢流閥用于限制外接油源的壓力,使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有效避免外接油源液壓過大造成的車輛故障,提高工作可靠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快插閥組、遠程液壓控制系統和工程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工程車輛的快速發展及應用領域的擴展,工程車輛的功能呈多樣化發展,當供油系統無法工作(出現這一故障的因素很多,可以來自制動系統內部,也可能來自制動系統外部,例如,發動機故障可以導致工作裝置供油油路沒有驅動力而無法工作),因此需要接入外部壓力油源,外部油源可以是牽引車輛的壓力油源,也可以是便攜式手動泵。具體方案包括且不限于在制動蓄能器的油路上安裝快插接頭或類似元件(例如測壓接頭、取樣接頭等也是一種小型快插接頭),并設計一條與快插接頭匹配的壓力線。但是,外部油源的多次接入或者持續接入也受到多種條件限制,而且接入過高壓力會造成故障車輛執行元件的損壞形成二次故障,使車輛徹底喪失作業功能。
此外,為適應狹小的工作空間,提高競爭優勢,工程機械趨于向低成本,高速度、低油耗發展,要求工程機械輕量化,體積縮小化,致使工程機械的液壓系統布置空間狹小,不便于安裝及維護
實用新型內容
經發明人研究發現,相關技術中存在外接油源液壓過大造成車輛故障的技術問題。
有鑒于此,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快插閥組、遠程液壓控制系統和工程車輛,能夠防止外接油源液壓過大造成車輛故障,提高工作可靠穩定性。
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快插閥組,包括閥體,其內形成有第三油道、第五油道和第八油道,閥體上設有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第三工作油口和第四工作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通過第三油道連通,第三工作油口和第四工作油口通過第五油道連通,第三油道通過第八油道與第五油道連通,第八油道的通路上設有安全溢流閥,第三油道的通路上設有節流閥和手動流量調節閥,第三油道與第八油道的連接點位于節流閥和手動流量調節閥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閥體內還形成有第六油道和第七油道,閥體上設有與第七油道相通的測壓油口,第三油道通過第六油道與第八油道相通,第六油道與第七油道相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閥體內還形成有與第六油道相通的第四油道,閥體上設有與第四油道相通的負載敏感油口,第四油道的通路上設有單向閥。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四油道和第七油道均位于第三油道和第五油道之間,測壓油口和負載敏感油口分別位于閥體上相對的兩側。
在一些實施例中,閥體內還形成有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閥體上設有第一回油口、第二回油口、第五工作油口和第六工作油口,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通過第一油道相通,第五工作油口和第六工作油口通過第二油道相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回油口、第五工作油口、第一工作油口以及第三工作油口均位于閥體的同一側且均設有快插接頭,第二回油口、第六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負載敏感油口以及第四工作油口均位于閥體的另一側。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回油口上設有第一公快插接頭,第五工作油口上設有第二公快插接頭,第一工作油口上設有第三公快插接頭,第三工作油口上設有母快插接頭,測壓油口上設有第四公快插接頭,第二回油口上設有第一油口接頭,第六工作油口上設有第二油口接頭,第二工作油口上設有第三油口接頭,負載敏感油口上設有第四油口接頭,第四工作油口上設有第五油口接頭。
在一些實施例中,手動流量調節閥的最大流量被配置為100L/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7922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