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測量力矩器線圈正交誤差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710311.0 | 申請日: | 2020-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2387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松;陳邦力;賈少飛;方偉;楊美玲;李生彬;閻文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華渝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7/305 | 分類號: | G01B7/305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曉兵 |
| 地址: | 401120***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量 力矩 線圈 正交 誤差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測量力矩器線圈正交誤差的裝置,包括測試箱體,伺服電機帶動激磁芯軸轉動,所述激磁芯軸上設有位于所述待測力矩器內側的激磁線圈,激磁線圈用于產生交變磁場,所述待測力矩器外側圓周方向設有多個力矩器線圈;所述采集板與待測力矩器電連接,所述采集板采集力矩器線圈的感應電壓值,所述采集板與編碼器電連接,用于采集編碼器獲取的激磁線圈軸角度值,激磁線圈在待測力矩器內部做旋轉運動,當激磁線圈與待測力矩器的一個力矩器線圈的磁軸重合時,力矩器線圈的感應電壓值會出現一個峰值,峰值對應的激磁線圈軸角度值被編碼器讀取,采集板采集編碼器讀取的激磁線圈軸角度值,并輸送至主板內,計算得出力矩器線圈的正交誤差值。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撓性陀螺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測量力矩器線圈正交誤差的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對撓性陀螺儀力矩器線圈的檢測方式,由于受檢測手段的影響,大多只包括直流電阻、絕緣電阻、耐壓和極性等內容。然而,越來越多的撓性陀螺儀力矩器線圈應用表明,在制造高精度陀螺儀時,必須對撓性陀螺儀力矩器線圈的正交誤差提出量化要求,在張愛平,李金城《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03年第5期的期刊論文中,公開了動力陀螺調諧儀力矩器定圈組件正交性誤差檢測裝置的研制,使用穩定轉速的電機,帶動永磁體產生旋轉磁場,力矩器定子線圈在旋轉磁場中產生感應電壓信號,信號經檢出電路處理后成為4路方波信號,方波信號作為控制同步測量計數器的閘門控制信號。同時電路對感應電壓的峰值進行檢測,并記錄其時刻值。同步測量計數器在方波新號的控制下,對每個周期的感應電壓峰值進行計數。
但是,上述期刊論文中交變磁場是由高速旋轉的永磁體產生,為達到一定的測量精度,永磁體的轉速穩定性需達到0.3%以內,這對電機本身及其控制電路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同時,其裝置硬件很難實現永磁體的轉速穩定性;其次,上述期刊論文中是通過對感應電壓峰值的時刻進行記錄,對其出現的次數進行計數,最后進行數據處理得出各個線圈的位置,如要實現上述效果,其軟件和硬件的采用較多復雜,同時,也延長檢查的時間,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所需軟硬件成本較低,操作簡便的測量力矩器線圈正交誤差的裝置。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測量力矩器線圈正交誤差的裝置,包括測試箱體,所述測試箱體內設有采集板、與采集板電連接的主板和傳送結構,所述測試箱體上方設有用于封蓋測試箱體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開設有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用于安裝待測力矩器,所述第二安裝孔用于安裝伺服電機,所述待測力矩器上連接有編碼器,所述待測力矩器內設有與編碼器軸連接的激磁芯軸,伺服電機帶動激磁芯軸轉動,所述激磁芯軸上設有位于所述待測力矩器內側的激磁線圈,激磁線圈用于產生交變磁場,所述待測力矩器外側圓周方向設有多個力矩器線圈;所述采集板與待測力矩器電連接,所述采集板采集力矩器線圈的感應電壓值,所述采集板與編碼器電連接,用于采集編碼器獲取的激磁線圈軸角度值,激磁線圈在待測力矩器內部做旋轉運動,當激磁線圈與待測力矩器的一個力矩器線圈的磁軸重合時,力矩器線圈的感應電壓值會出現一個峰值,峰值對應的激磁線圈軸角度值被編碼器讀取,采集板采集編碼器讀取的激磁線圈軸角度值,并輸送至主板內,計算得出力矩器線圈的正交誤差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華渝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華渝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7103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控制器的散熱結構
- 下一篇:一種用于城市照明智能化的控制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