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門鎖機構的上鎖緊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343713.1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898522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6 |
| 發明(設計)人: | 袁莉;張慶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迪岸軌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65/10 | 分類號: | E05B65/10;E05B63/20;E05B63/00;E05B15/10;E05B15/14;E05B15/04;E05B1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領航高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85 | 代理人: | 鄭發志 |
| 地址: | 625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道交通 應急 門鎖 機構 上鎖 | ||
1.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門鎖機構的上鎖緊機構,包括上鎖桿(100)和上鎖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調節桿(300),所述上鎖桿(100)的一端與上鎖頭的一端相連接,所述上鎖桿(100)的另一端與調節桿(300)的一端相連接,所述上鎖頭內設置有觸碰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門鎖機構的上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桿(300)的另一端設置有連接軸(400),調節桿(300)的另一端與連接軸(400)的一端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門鎖機構的上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鎖桿(100)與調節桿(300)相連接的一端設置有盲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門鎖機構的上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內設置有第一內螺紋,所述調節桿(300)外側壁上設置有第一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門鎖機構的上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軸(400)與調節桿(300)相連接的一端設置有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門鎖機構的上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內壁面上設置有第二內螺紋,所述調節桿(300)外壁面上設置有與第二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門鎖機構的上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鎖頭包括殼體(210)、上鎖舌(220)、第一彈性元件(230)和觸碰機構,所述殼體(210)的頂部設有頂部通道(211)和觸碰通槽(212),頂部通道(211)與觸碰通槽(212)連通,殼體(210)的底部設有底部通道(213),所述頂部通道(211)、殼體內腔和底部通道(213)連通形成鎖舌工作通道,觸碰機構包括觸碰板(410)和第二彈性元件(430),觸碰板(410)安裝在觸碰通槽(212)內,所述觸碰板(410)上設有觸碰部(411)、開口(412)和鎖緊部(421),所述觸碰部(411)穿過觸碰通槽(212)口伸出殼體(210)外,上鎖舌(220)穿過開口(412)安裝在鎖舌工作通道內,上鎖舌(220)上設有限位槽(221),觸碰板(410)通過鎖緊部(421)嵌入限位槽(221)內與上鎖舌(220)配合,上鎖舌(220)的一端穿過底部通道(213)伸出殼體(210)外,上鎖舌(220)的另一端穿過頂部通道(211)伸出殼體(210)外,第二彈性元件(430)的一端固定在觸碰板(410)上,第二彈性元件(430)的另一端固定在殼體(210)上,所述第一彈性元件(230)套裝在上鎖舌(220)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門鎖機構的上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觸碰板(410)的兩側分別開設有延伸部(420),第二彈性元件(430)的數量為兩個,每個第二彈性元件(430)的一端固定在一個延伸部(420)上,每個第二彈性元件(430)的另一端固定在殼體(210)的內壁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門鎖機構的上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每個延伸部(420)上設置有固定柱(422),固定柱(422)與觸碰板(410)之間設有間隙,每個第二彈性元件(430)的一端套裝在一個延伸部(420)的固定柱(422)上,每個第二彈性元件(430)的另一端固定在殼體(210)的內壁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軌道交通應急門鎖機構的上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鎖舌(220)設有第一限位部(222),所述第一彈性元件(230)的一端支撐在殼體(210)的底部上,第一彈性元件(230)的另一端與第一限位部(222)接觸,在第一限位部(222)與殼體(210)的底部之間的上鎖舌(220)上設有第二限位部(223),限位部設置在第一彈性元件(230)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迪岸軌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迪岸軌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34371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