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鍛壓機械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207719.6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53063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楊延竹;鄭慧峰;朱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紅隼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10 | 分類號: | B21J13/1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權航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張佳文 |
| 地址: | 215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鍛壓 機械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鍛壓機械手,其技術方案是:包括驅動裝置與夾持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左側設有右夾手與左夾手,所述右夾手與左夾手設有兩組對稱設置在外殼左側,所述右夾手固定安裝在外殼左側,所述右夾手內壁固定安裝有液壓桿,所述右夾手內壁底部固定安裝有伸縮桿,所述液壓桿與伸縮桿左端插接在左夾手內壁,所述左夾手內壁固定安裝有限位塊一與限位塊二,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通過液壓泵使液壓油從導管一與導管二輸送到油管二與油管一內,后輸送到兩組右夾手的油管五內,使用液壓桿向前伸帶動伸縮桿向前伸,從而使左夾手向前伸,液壓泵使液壓油從液壓桿內排除,油管五與油管三回收到液壓泵內,達到單臂雙夾持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鍛壓機械手。
背景技術
機械制造領域中,主要通過鍛壓機對金屬進行鍛壓成型制造,在鍛壓過程中,通過上料機械手完成上料與下料。
現有技術存在以下不足:現有的鍛壓機械手大多為單臂操作,運行的效率較低,且兩個機械手相互配合操作難度較大,且成本較高。
因此,實用新型一種鍛壓機械手很有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鍛壓機械手,通過液壓泵使液壓油從導管一與導管二輸送到油管二與油管一內,后輸送到兩組右夾手的油管五內,使用液壓桿增壓向前伸帶動伸縮桿向前伸,從而使左夾手向前伸,啟動液壓泵使液壓油從液壓桿內排除,通過油管五與油管三回收到液壓泵內,達到兩組右夾手與左夾手同時夾持的作用,以解決抓取兩組零件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鍛壓機械手,包括驅動裝置與夾持裝置。
優選的,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左側設有右夾手與左夾手,所述右夾手與左夾手設有兩組對稱設置在外殼左側,所述右夾手固定安裝在外殼左側,所述右夾手內壁固定安裝有液壓桿,所述右夾手內壁底部固定安裝有伸縮桿,所述液壓桿與伸縮桿左端插接在左夾手內壁,所述左夾手內壁固定安裝有限位塊一與限位塊二,所述液壓桿與伸縮桿左端固定連接限位塊一與限位塊二,所述液壓桿左端與限位塊一連接處固定安裝有彈簧,所述右夾手內壁右側固定安裝油管六,所述油管六左端固定連接液壓桿輸出端,所述右夾手內壁底部固定安裝有油管五,所述油管五頂部固定連接液壓桿輸入端。
優選的,所述左夾手內壁開設有槽孔一與槽孔二,所述槽孔一與槽孔二內壁設有活動軸一與活動軸二,所述活動軸一與活動軸二插接在限位塊一與限位塊二內壁。
優選的,所述外殼內部固定安裝有液壓泵,所述液壓泵右側設置有吸油口,所述吸油口右側固定安裝三通接頭一,所述液壓泵頂部設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頂部固定安裝三通接頭二。
優選的,所述外殼頂部固定安裝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頂部固定安裝有導管一和導管二,所述導管一和導管二右端穿過外殼頂部固定連接在三通接頭二頂部。
優選的,所述導管一和導管二左側插接有油管二與油管一,所述油管二與油管一左端固定連接油管五輸入端。
優選的,所述外殼兩側開設有通孔,所述外殼內壁設有油管三,所述油管三左端與三通接頭一固定連接,所述油管三右端穿過通孔固定連接油管六輸出端。
優選的,所述外殼右側固定安裝有擋板,所述擋板右側固定安裝軸承,所述軸承右側固定安裝有轉臺。
優選的,所述右夾手與左夾手內側開設有齒槽。
優選的,所述右夾手內壁底部固定安裝有阻尼桿,所述阻尼桿左端插接在左夾手內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紅隼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紅隼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20771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門把手噴漆涂膜裝置
- 下一篇:上提式單刀切割青蠶豆剝內皮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