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能源商用車轉向助力冗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175575.0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353483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何姍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姍 |
| 主分類號: | B62D5/04 | 分類號: | B62D5/04;B62D5/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橋律師事務所 33256 | 代理人: | 林亞軍 |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衡陽***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能源 商用 轉向 助力 冗余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新能源商用車轉向助力冗余裝置,包括系統控制器(1)、高壓變頻器(2)、電控模塊(3),高壓變頻器(2)和電控模塊(3)分別與系統控制器(1)連接,還包括高壓電動油泵(4)、低壓泵組(5)、轉向油罐(6),高壓電動油泵(4)和低壓泵組(5)分別與轉向油罐(6)連接,高壓電動油泵(4)與低壓泵組(5)連接,高壓變頻器(2)與高壓電動油泵(4)連接,電控模塊(3)與低壓泵組(5)連接。本實用新型在不改變車輛原有產品及電氣系統結構基礎上,采用簡單、經濟、可靠的方式實現車輛高壓轉向助力失效之后應急冗余功能,同時也可適用在液壓助力的制動系統。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能源商用車轉向助力冗余裝置。
背景技術
新能源商用車的轉向油泵驅動回路涉及高壓電池、高壓配電、高壓驅動器、高壓電機等,環節眾多,為了提升轉向可靠性,在新能源商用車中通常增加低壓應急轉向控制系統。目前市場主流的兩種雙源轉向助力方案:一種是基于 DC/DC升壓,解決高壓掉電的問題;一種是基于雙繞組電機,解決轉向油泵前端所有故障備份的問題,其備份范圍更寬,雙繞組方案比DC/DC升壓方案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但現有技術中采用雙繞組電機應急轉向方案中,對原有系統和部件改動較大,如雙繞組電機相對原有的高壓單繞組電機結構相對復雜,降低可靠性;高低壓繞組不能同時工作,存在切換延時;系統成本較高。再如中國實用發明專利申請201710502485.8公開了一種雙源轉向系統,包括:轉向油罐、發動機油泵、電動油泵、應急閥、和轉向器。轉向油罐的出油口與發動機油泵的進油口和電動油泵的進油口連通,轉向油罐的進油口與轉向器的出油口和應急閥的回油口連通。并且,應急閥的兩個進油口分別與發動機油泵的出油口和電動油泵的出油口連通,應急閥的方向控制口與轉向器的進油口連通。上述專利中需要利用發動機轉向泵,包含發動機油泵、應急閥、系統控制器三部分,當高壓回路失效時,通過應急啟動發動機或者將發動機油泵流量切換至主回路,以維持轉向助力,其結構成本更高,響應時間長,結構較為復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結構復雜的缺點,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的新能源商用車轉向助力冗余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新能源商用車轉向助力冗余裝置,包括系統控制器、高壓變頻器、電控模塊,高壓變頻器和電控模塊分別與系統控制器連接,還包括高壓電動油泵、低壓泵組、轉向油罐,高壓電動油泵和低壓泵組分別與轉向油罐連接,高壓電動油泵與低壓泵組連接,高壓變頻器與高壓電動油泵連接,電控模塊與低壓泵組連接。在不改變原有高壓電動液壓助力轉向基礎上,增加“低壓泵組和電控模塊,電控模塊在檢測/收到高壓回路失效后,快速給電到低壓泵組,提供一定程度的應急動力源,保證轉向助力的連續和穩定,實現實現轉向冗余功能,方案簡單、可靠性、成本低。
作為優選,還包括高壓管路、低壓管路、回油管路,高壓管路與低壓管路連接且高壓管路與低壓管路的連接處為第一連接點,回油管路的兩端均與低壓管路連接且回油管路的兩端均與低壓管路連接的連接處分別為成第二連接點和第三連接點,低壓泵組包括低壓電動油泵和溢流閥,低壓電動油泵連接在低壓管路上且位于第二連接點和第三連接點之間,溢流閥連接在回油管路上。高壓管路的一端連接在低壓管路上,方便在高壓回路失效時,通低壓電動油泵將液壓油泵入至轉向器,保證轉向器的工作的穩定性;在低壓管路上設置回油管路,低壓管路多余的液壓油通過回油管路和液壓油回油至低壓電動油泵的進油口,實現對低壓電動油泵的壓力,提高低壓電動油泵工作的穩定性。
作為優選,低壓管路上設有連接在低壓管路上的第一單向閥,第一單向閥位于第一連接點和第二連接點之間,高壓管路上設有連接在高壓管路上的第二單向閥。通過設置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分別實現對低壓管路和高壓管理液壓油流向的控制,提高液壓油流至轉向器的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姍,未經何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1755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管道漏液檢測結構和漏液監測系統
- 下一篇:一種智能倉儲系統的搬運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