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地下停車場用立體存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096399.1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170089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岳燃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岳燃 |
| 主分類號: | E04H6/18 | 分類號: | E04H6/18;E04H6/22;E04H6/42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曲洋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旅***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 停車場 立體 存車 裝置 | ||
一種地下停車場用立體存車裝置,包括至少一組存車框架,各組存車框架并排設置,每組存車框架上部均并排設置N個上層存車位,N大于或等于2,各上層存車位均有一個升降托架,各上層存車位下方均設置一個對應的下層存車位,各升降托架均能夠下降至下方對應的下層存車位內,下層存車位內總共設置N?1個橫移托架,各橫移托架上均有橫移驅動裝置。交車區內設置1?2名管理人員就可引導駕駛員停放車輛,管理人員不需進行巡查,大幅降低了停車場運營單位的人力成本及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并能夠實現每輛車的存放都在管理人員的引導下完成,有利于降低車輛受損現象的發生次數。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體車庫,具體地說是一種地下停車場用立體存車裝置。
背景技術
地下停車場作為緩解城市停車壓力的重要設施,近年來已在城市中大量應用。但隨著大中型城市中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停車位的規劃建設速度遠遠趕不上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速度,因此大中型城市中停車困難的問題仍逐年加劇。為緩解停車難的問題,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一部分層高滿足要求的地下停車場中設計了能夠兩層存車的立體存車裝置,來增加地下停車場的停車位數量,但在使用中,這類存車裝置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其中首要的問題是,這類存車裝置需要駕駛人員自行將車輛駛入停車位,而這種立體停車位由于需設置支架及提升裝置,停車位的寬度及長度均相對較小(根據我國住房城鄉建設部出臺的《城市停車設施建設指南》中的規定,機械式復式停車庫的停車位最小外輪廓尺寸要求為:車寬+0.5米、車長+0.2米,該尺寸為停車位的外輪廓尺寸,再減去提升裝置、支撐架等設施占用的停車位內部空間,可供停車的空間則更小),部分駕駛人員難以將車輛準確的停到停車位中,即使車輛順利停入存車位,車輛兩側供駕乘人員上下車時開關車門的空間也非常有限,因此在這類存車裝置啟用后,經常出現車輛被剮蹭、磕碰、車輪被擠的問題,甚至出現過因駕駛員停車位置出現偏差而導致車輛提升時碰撞其它車輛導致車輛墜落的嚴重事故。
為避免上述問題,各地對機械式復式停車庫的管理規定中大都要求存車管理人員在車位旁引導駕駛員存取車輛,但在這類車庫實際運營中,運營單位出于人力成本方面的原因,沒有條件為每個車位都配備專職的管理人員,只能以少數管理人員在多個車位間巡查、發現有車輛要進出車位時立即上前幫助的方式為駕駛員提供引導,但對規模相對較大的地下停車場而言,這種巡查方式仍需設置多名管理人員同時上崗巡查,人力成本仍然較高,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也較大,并且在存取車高峰時段難以保證管理人員對每輛車都能夠及時進行引導,因此在車庫運營過程中車輛受損的現象仍然經常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下停車場用立體存車裝置,它能夠將地下停車場內設置的立體存車裝置中的載車板通過伺服托架向共用的交車區移動,使車輛的存取均在交車區內完成,交車區內的存取車位置為固定位置,且兩側沒有支架及升降裝置阻礙,駕乘人員停車及上下車均較為方便,交車區內設置1-2名管理人員就可引導駕駛員停放車輛,管理人員不需進行巡查,大幅降低了停車場運營單位的人力成本及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并能夠實現每輛車的存放都在管理人員的引導下完成,有利于降低車輛受損現象的發生次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岳燃,未經李岳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0963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效節能型細紗設備
- 下一篇:一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蒸壓釜下排氣管道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