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近地空間探索與科學試驗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858970.2 | 申請日: | 202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766817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英誠;史曉寧;賴謀榮;宋麗麗;楊毅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科宇航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G7/00 | 分類號: | B64G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陳變花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北京經濟***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間 探索 科學 試驗 平臺 | ||
1.一種近地空間探索與科學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飛行運載器和有效載荷;其中,飛行運載器包括:整流罩、多功能艙、煤油貯艙、箱間段、液氧貯艙、回收承力尾段;
整流罩的下端與多功能艙的上端固定連接,并且整流罩的內部放置探空用有效載荷;
多功能艙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可折疊的柵格舵和噴管出口,多功能艙的內部固定有固定儀器、設備、貯箱子的安裝支架,并且多功能艙的下端與煤油貯艙的上端固定連接;
煤油貯艙的內部安裝有煤油貯箱,通過煤油貯箱為發動機提供燃料,煤油貯艙的下端與箱間段的上端固定連接;
箱間段上具有用于向煤油貯箱加注燃料、向液氧貯箱加注助燃劑的加注口,并且箱間段的下端與液氧貯艙的上端固定連接;
液氧貯艙的內部安裝有液氧貯箱,通過液氧貯箱為發動機提供助燃劑,并且液氧貯艙的下端和回收承力尾段上端固定連接;
回收承力尾段的外壁上安裝有可折疊著陸支腿,回收承力尾段的內部設置用于為飛行運載器提供動力的發動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空間探索與科學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有效載荷安裝于載荷支架上,有效載荷和載荷支架放置在整流罩內部,并且載荷支架的下端固定于多功能艙的上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地空間探索與科學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安裝支架包括:多個橫梁和多個縱梁,多個橫梁和多個縱梁互相交叉,并且橫梁的兩端和縱梁的兩端均與多功能艙的內壁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近地空間探索與科學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安裝支架包括:兩個橫梁和兩個縱梁,兩個橫梁、兩個縱梁與多功能艙的內壁圍成九宮格。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地空間探索與科學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多功能艙的周向均勻布置有四個柵格舵,每個柵格舵的上端與多功能艙的外壁鉸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地空間探索與科學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多個噴管出口均勻的開設在多功能艙的周向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地空間探索與科學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箱間段開設有燃料加注口,燃料加注口與煤油貯箱通過管道連通,以為煤油貯箱加注燃料;箱間段開設有助燃劑加注口,助燃劑加注口與液氧貯箱通過管道連通,以為液氧貯箱加注助燃劑。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地空間探索與科學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回收承力尾段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發動機機架固定連接于上殼體和下殼體之間的對接面,發動機在回收承力尾段內部與發動機機架固定連接,可折疊著陸支腿在回收承力尾段的外部與發動機機架固定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近地空間探索與科學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每個可折疊著陸支腿包括:一個主支撐桿和兩個輔支撐桿,主支撐桿為可伸縮桿,輔支撐桿為定長桿;主支撐桿的上端鉸接于回收承力尾段的上殼體;兩個輔支撐桿的下端鉸接于回收承力尾段的下殼體,并且兩個輔支撐桿的下端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主支撐桿的下端與兩個輔支撐桿的上端鉸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地空間探索與科學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發射場支撐系統,發射場支撐系統包括總裝廠房設備和發射場坪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科宇航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科宇航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85897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穿戴式的人體關節角度測量儀
- 下一篇:模板件及模板施工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