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21585800.1 | 申請日: | 2020-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693174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林義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航特裝備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6 | 分類號: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浙江專橙律師事務所 33313 | 代理人: | 朱孔妙 |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臺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用型 飛機 掛架 綜合 檢測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飛機掛架氣密性檢測不穩(wěn)定不方便的問題。本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該檢測設備包括底座、柜體和位于柜體外的氣源,柜體內裝設有工作箱,工作箱頂部固定安裝有呈中空狀的管柱,工作箱頂部固定有供管柱安裝的支撐座,管柱底端伸入支撐座并與該支撐座通過螺紋配合連接,管柱頂端還具有供氣體輸入的輸氣嘴。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安全方便且高時效的優(yōu)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飛機掛架作為軍用飛機的一個特殊機載機構,作為戰(zhàn)斗機主要功能,日常維護工作量大,維護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導彈發(fā)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隨著當前部隊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需要將檢測過程和檢測的數據更準確的記錄,實現檢測數據的管理,并綜合流量顯示及管路壓差檢測,模擬低氣壓投放功能,使多項功能綜合為一體,便于提高部隊維護工作效率和數據的可靠管理,保證裝備維護質量的保障。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該檢測設備主要用于對飛機掛架氣路的氣密性檢測,通過對飛機掛架氣路孔進行通氣從而檢測氣壓情況,最終確定氣密性情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其特征在于,該檢測設備包括底座、柜體和位于柜體外的氣源,所述的柜體內裝設有工作箱,所述的工作箱頂部固定安裝有呈中空狀的管柱,所述的工作箱頂部固定有供管柱安裝的支撐座,所述的管柱底端伸入支撐座并與該支撐座通過螺紋配合連接,所述的管柱頂端還具有供氣體輸入的輸氣嘴,所述的柜體內壁靠近管柱的位置處安裝有固定板,所述該固定板的前端部且位于管柱的正上方設置有與氣源相連通的供氣設備,所述的供氣設備可沿固定板的前端部實現升降運動,且該供氣設備上相對應輸氣嘴的位置處具有出氣嘴,所述的供氣設備頂部安裝有可控制其升降的升降氣缸,所述的工作箱內還設置有檢測飛機掛架氣路孔內氣壓大小情況的測壓器。
在上述的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中,所述的供氣設備與氣源之間通過輸氣管一相連通,且該輸氣管一上設置有壓力保護表。
在上述的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中,所述的管柱上接有一根輸氣管二,且該輸氣管二的另一端連接有單向閥,所述單向閥的另一端連接有輸氣管三,所述的輸氣管三的另一端可接入于飛機掛架氣路孔內。
在上述的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中,所述的管柱外壁上還開設有泄壓孔,所述的泄壓孔通過密封堵頭將其堵住,所述的密封堵頭上套設有若干個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
在上述的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中,所述的工作箱內設置有控制測壓器工作的控制系統(tǒng),所述的柜體上還設置有操作面板和顯示屏。
在上述的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中,所述的固定板上安裝有供供氣設備升降的直線導軌。
在上述的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中,所述的支撐座與管柱之間還設置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墊。
在上述的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中,所述的出氣嘴內具有若干個起到密封作用的橡膠密封件。
在上述的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中,所述的支撐座與工作箱通過固定螺栓固定連接。
在上述的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中,所述的柜體頂部設置有報警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通過簡單的氣壓檢測設備來檢測飛機掛架的氣壓,保證飛機的飛行安全,本設備具有結構簡單、操作安全方便且高時效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通用型飛機掛架氣路綜合檢測設備中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航特裝備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航特裝備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5858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