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客車繼電器的固定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1293815.0 | 申請日: | 2020-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9218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費幫生;譚福倫;李春;王俊紅;徐子清;李婷婷;姜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45/02 | 分類號: | H01H45/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1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客車 繼電器 固定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客車繼電器的固定結構,包括支架和繼電器的插接器,支架上設有多個固定孔,插接器穿過固定孔固定在支架上,固定孔的形狀與插接器的外形相匹配,插接器上設有彈性耳和后卡扣,彈性耳穿過支架時收縮,穿過支架后張開從前端卡住支架,后卡扣從支架后端卡住支架,支架與客車車身固定連接。插接器和支架連接后,繼電器和插接器連接即可,插拔方便,利于檢修和安裝,提高生產效率。插接器和支架的連接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繼電器可以實現位置固定,便于控制線束長度,整車系統的安全及可靠性提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結構屬于汽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客車繼電器的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客車技術的蓬勃發展,對客車電器設計的精細化以及安全可靠性要求逐步提高。傳統的繼電器插接器用自攻螺釘固定在支架上,電器系統線束預留分支長度不準確,行駛過程中插接器容易晃動,造成端子接觸不良。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客車繼電器的固定結構,包括支架和繼電器的插接器,支架上設有多個固定孔,插接器穿過固定孔固定在支架上,固定孔的形狀與插接器的外形相匹配,插接器上設有彈性耳和后卡扣,彈性耳穿過支架時收縮,穿過支架后張開從前端卡住支架,后卡扣從支架后端卡住支架,支架與客車車身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支架與客車車身焊接連接。
進一步的,彈性耳共設有四個,分別設于插接器的四角。
進一步的,后卡扣共設有四個,分別設于插接器的四邊的中部。
進一步的,支架兩端設有塞焊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插接器和支架連接后,繼電器和插接器連接即可,插拔方便,利于檢修和安裝,提高生產效率。插接器和支架的連接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繼電器可以實現位置固定,便于控制線束長度,整車系統的安全及可靠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正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背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和2所示,一種客車繼電器的固定結構,包括支架1和繼電器的插接器3,支架1上設有多個固定孔2,插接器3穿過固定孔2固定在支架1上,固定孔2的形狀與插接器3的外形相匹配,插接器3上設有彈性耳31和后卡扣32,彈性耳31穿過支架1時收縮,穿過支架1后張開從前端卡住支架1,后卡扣32從支架1后端卡住支架1,支架1與客車車身固定連接。
插接器3和支架1連接后,繼電器4和插接器3連接即可,插拔方便,插接器3和支架1的連接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繼電器4可以實現位置固定,便于控制線束長度。
優選的,支架1與客車車身焊接連接。
優選的,彈性耳31共設有四個,分別設于插接器3的四角。
優選的,后卡扣32共設有四個,分別設于插接器3的四邊的中部。
優選的,支架1兩端設有塞焊孔5。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未經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12938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控制箱
- 下一篇:一種便于調節的充氣柜隔離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