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池模組和電池包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912151.5 | 申請日: | 2020-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03829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周逸 | 申請(專利權)人: | 恒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50/258 | 分類號: | H01M50/258;H01M50/249;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7;H01M10/6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諾創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張相升;金璽 |
| 地址: | 511458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黃閣鎮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 模組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池模組和電池包,包括模組殼體和電芯模組;模組殼體包括有殼體底板、殼體頂板、兩塊殼體端板和兩塊散熱冷卻板;兩塊殼體端板間隔設置在殼體底板上,兩塊散熱冷卻板分別連接在兩塊殼體端板的兩側;殼體頂板連接在兩塊殼體端板和兩塊散熱冷卻板的上端;殼體底板、殼體頂板、兩塊殼體端板和兩塊散熱冷卻板連接圍成了容納腔;電芯模組安裝在容納腔內。模組殼體具有為電芯模組散熱的兩塊散熱冷卻板,從而避免在模組殼體上安裝額外的冷卻裝置,有利于輕型化。而且兩塊散熱冷卻板增大了吸熱面積,散熱效率更好。如此,電池包在使用時其電量也更耐用,而且更安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電動車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模組和電池包。
背景技術
新能源汽車的加速性能和續航能力是兩個很重要的指標,這就對動力電池的輸出功率和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動力電池本身具有一定的內阻,在大功率使用的情況下,會產生較大的熱量,如果不能及時將熱量導出,將有可能發生嚴重的電池熱失控事件。
在現有一種電池模組中,其具有模組外殼,模組外殼中安裝有多塊電芯單元。在模組外殼的殼體底板的底部安裝有冷卻板。冷卻板用于吸收電芯單元產生的熱量。安裝在殼體底板上的冷卻板雖然降低了電芯單元的溫度,但增加了電池模組的重量,不利于輕型化,而且也增加了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因為冷卻板安裝底板上,其只有一面朝向電芯單元,所以吸熱效率不高,影響在模組外殼中安裝的電芯單元的數量,進而使汽車的續航能力不強。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需要進行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輕型化、耐用的電池模組和電池包。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提供的一種電池模組,包括模組殼體和電芯模組;所述模組殼體包括有殼體底板、殼體頂板、兩塊殼體端板和兩塊散熱冷卻板;兩塊所述殼體端板間隔設置在所述殼體底板上;兩塊所述散熱冷卻板分別連接在所述殼體底板上,并分別連接在兩塊所述殼體端板的兩側;所述殼體頂板連接在所述殼體端板和所述散熱冷卻板的上端;所述殼體底板、所述殼體頂板、兩塊所述殼體端板和兩塊所述散熱冷卻板連接圍成了容納腔;所述電芯模組安裝在所述容納腔內。進一步地,在兩塊所述散熱冷卻板之間連接有兩條冷卻液管路;其中一條所述冷卻液管路位于一塊所述殼體端板的外側,另一條所述冷卻液管路位于另一塊所述殼體端板的外側;每條所述冷卻液管路中的流通管道分別與兩塊所述散熱冷卻板中的冷卻液通道分別連通;其中一條所述冷卻液管路上設置有冷卻液流入接頭,另一條所述冷卻液管路上設置有冷卻液流出接頭。進一步地,所述冷卻液管路的兩端與兩塊所述散熱冷卻板之間分別可拆卸地連接有冷卻液導引板;所述冷卻液導引板中的導引通道連通在所述流通管道與所述冷卻液通道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冷卻板中設置有用于所述冷卻液導引板插入的插板卡槽;所述插板卡槽與所述冷卻液通道連通;所述冷卻液導引板的至少部分插入所述插板卡槽中。
進一步地,每塊所述散熱冷卻板中間隔設置有至少兩條所述冷卻液通道。
進一步地,所述電芯模組包括多塊電芯和多個隔熱板;任意相鄰的兩塊所述隔熱板之間設置有一塊所述電芯。
進一步地,所述電芯模組與所述散熱冷卻板之間設置有導熱墊片。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提供的一種電池包,包括安裝板和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電池模組;所述安裝板上并排設置有至少兩個安裝框體,每個所述安裝框體的安裝槽中安裝有一個所述電池模組。
進一步地,每一個所述安裝框體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個連接梁,兩個所述連接梁之間形成了所述安裝槽;兩塊所述散熱冷卻板的外側上分別連接有用于與所述連接梁連接的連接板,所述連接板連接固定在所述連接梁上。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板與所述散熱冷卻板之間連接有加強板。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恒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恒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91215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