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航空鈑金型材加工的磨切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698723.4 | 申請日: | 2020-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09571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姝;王琳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市航達航空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19/00 | 分類號: | B24B19/00;B24B27/06;B24B41/02;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沈陽圣群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張立新 |
| 地址: | 110000 遼寧省沈陽***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航空 鈑金型材 加工 工具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磨切工具,尤其涉及一種航空鈑金型材加工的磨切工具,包括主體框架,在主體框架的頂面設有操作平臺,操作平臺的中心設有磨切砂輪,在操作平臺下方設有傳動軸,磨切砂輪設在傳動軸的一端,傳動軸的另一端設有大帶輪,大帶輪通過V帶與小帶輪連接,小帶輪設在電機的輸出軸上,主體框架的兩側用防護板封住,主體框架的前面為柜門。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有效解決鈑金零件弧度各異,加工困難,成本高的問題。通過人工調整角度磨切范圍廣,能完成各種弧度的磨切。手工磨切代替了工裝裝夾后銑切,節省了工裝成本。隨開隨切,隨時使用,使用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磨切工具,尤其涉及一種航空鈑金型材加工的磨切工具。
背景技術
飛機鈑金制造技術是航空航天制造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飛機結構特性的重要制造技術之一。現代飛機的殼體主要是鈑金鉚接結構,統計資料表明,鈑金零件約占飛機零件數量的50%,鈑金工藝裝備占全機制造工藝裝備的65%,其制造工作量占全機工作量的20%。鑒于飛機的結構特點和獨特的生產方式決定了飛機鈑金制造技術不同于一般機械制造技術。
鈑金型材弧度各異,用銑床很難完成各種角度的切割。加工難度大,廢品率高,工作效率低。
目前國內大多數情況下,利用數控銑床,但由于鈑金型材弧度的特殊性,導致加工困難,需要借助輔助工裝進行完成,大大提高了加工的成本,并且加工周期長,精度無法保證,廢品率高。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航空鈑金型材加工的磨切工具,目的是使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航空鈑金型材加工的磨切工具,包括主體框架,在主體框架的頂面設有操作平臺,操作平臺的中心設有磨切砂輪,在操作平臺下方設有傳動軸,磨切砂輪設在傳動軸的一端,傳動軸的另一端設有大帶輪,大帶輪通過V帶與小帶輪連接,小帶輪設在電機的輸出軸上,主體框架的兩側用防護板封住,主體框架的前面為柜門。
所述的主體框架為鋁合金框架。
所述的傳動軸上套有軸承座,軸承座固定在操作平臺的底面上。
所述的電機設在主體框架內中部靠近柜門的一側。
所述的大帶輪和小帶輪與水平呈30-60o。
所述的磨切砂輪上設有防護罩。
所述的傳動軸為深溝球軸承。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有效解決鈑金零件弧度各異,加工困難,成本高的問題。通過人工調整角度磨切范圍廣,能完成各種弧度的磨切。手工磨切代替了工裝裝夾后銑切,節省了工裝成本。隨開隨切,隨時使用,使用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1、主體框架;2、操作平臺;3、磨切砂輪;4、傳動軸;5、大帶輪;6、V帶;7、小帶輪;8、電機;9、防護板;10、柜門;11、軸承座;12、防護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市航達航空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沈陽市航達航空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69872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IR降補償功能的雙參比極化探頭
- 下一篇:一種PEEK軸套加工夾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