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齒輪打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584313.7 | 申請日: | 2020-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443587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姜素珍;姜亞芳;于正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一飛齒輪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F23/06 | 分類號: | B23F23/06;B23F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齒輪 打磨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齒輪打磨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底壁四個拐角處固定安裝有自鎖萬向輪,所述箱體頂壁中心位置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轉動連接有安裝筒,所述安裝筒頂壁中心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一螺紋桿,所述箱體頂壁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安裝筒一側側壁上方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板。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專用的且調用靈活的齒根打磨機構與齒頂打磨機構,以及設置有可轉動的齒輪限位固定機構,且齒根打磨機構與齒頂打磨機構設置有專門的限位機構,實際打磨工作較為省力高效,整體裝置實際應用價值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齒輪打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齒輪打磨裝置。
背景技術
齒輪是指輪緣上有齒輪連續嚙合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機械元件。齒輪在傳動中的應用很早就出現了。19世紀末,展成切齒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齒的專用機床與刀具的相繼出現,隨著生產的發展,齒輪運轉的平穩性受到重視。
目前,齒輪應用廣泛,其中包括汽車齒輪,汽車齒輪加工過程中需要進行打磨工作,現有汽車齒輪打磨裝置大都依靠人力握持打磨,實際打磨工作較為費力,缺乏專用的且調用靈活的齒根打磨機構與齒頂打磨機構,且缺乏可轉動的齒輪限位固定機構,整體裝置實際應用價值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汽車齒輪打磨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齒輪打磨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底壁四個拐角處固定安裝有自鎖萬向輪,所述箱體頂壁中心位置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轉動連接有安裝筒,所述安裝筒頂壁中心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一螺紋桿,所述箱體頂壁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安裝筒一側側壁上方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下兩側壁中間位置之間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滑動連接有第二螺紋桿,所述第二螺紋桿底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靠經安裝筒一側側壁下方固定安裝有第一打磨機,所述第一打磨機關于第一螺紋桿對稱位置設置有第二打磨機,所述箱體頂壁遠離第一固定板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兩側壁之間開設有限位槽。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凹槽內底壁中心位置設置有電機輸出軸,所述電機輸出軸頂壁固定連接有安裝筒底壁中心位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螺紋桿下方滑動套接有橡膠圈,所述第一螺紋桿上方螺紋連接有第二螺母。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螺紋桿上方螺紋連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滑動連接有第二固定板頂壁且第一螺母的寬度大于滑槽的寬度,所述固定桿的寬度大于滑槽的寬度。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打磨機靠近第一螺紋桿一側側壁中心位置輸出軸固定套接有第一磨盤,所述第二打磨機靠近第一螺紋桿一側前側壁中間位置輸出軸固定套接有第二磨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定板與第三固定板相向一側側壁下方對稱固定連接有加固塊,兩個所述加固塊呈三棱形且底壁固定連接在箱體頂壁。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打磨機遠離第一螺紋桿一側側壁中心位置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滑動連接在限位槽內,所述連接桿遠離第二打磨機與第三固定板一側側壁固定連接有拉桿。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一飛齒輪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一飛齒輪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58431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社區網絡輔助檢修設備
- 下一篇:一種高轉速、長行程的高剛性絲桿支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