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座椅翻轉助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565780.5 | 申請日: | 2020-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529390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何正遠;李航宇;王俊;石聰;蔡建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華陽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02 | 分類號: | B60N2/02;B60N2/30 |
| 代理公司: | 貴州派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龍超峰 |
| 地址: | 550009 貴州省貴陽***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座椅 翻轉 助力 裝置 | ||
1.一種汽車座椅翻轉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5)、第二底座(3)和芯軸(4),所述第二底座(3)上豎立焊接有左支板(6)、右支板(7),所述芯軸(4)一端與第一底座(5)固定連接,所述芯軸(4)另一端依次穿過所述左支板(6)、右支板(7)后與鎖緊螺母(16)旋合,所述左支板(6)與右支板(7)之間安裝有內扭簧(8)和外扭簧(11),當第一底座(5)相對于第二底座(3)順時針轉動時,所述內扭簧(8)提供逐漸變小的偏轉助力,外扭簧(11)提供逐漸變大的偏轉阻力,當第一底座(5)相對于第二底座(3)逆時針轉動時,所述外扭簧(11)提供逐漸變小的偏轉助力,內扭簧(8)提供逐漸變大的偏轉阻力,所述第一底座(5)、第二底座(3)、左支板(6)、右支板(7)均為鈑金結構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翻轉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軸(4)上還固定套接有檔套(9),并且檔套(9)布置于所述左支板(6)與右支板(7)之間,檔套(9)還固定連接有套筒(10),所述內扭簧(8)套裝于所述芯軸(4)上并且其一端搭靠于所述左支板(6)上,另一端搭靠于所述右支板(7)上,所述外扭簧(11)套裝于套筒(10)上并且其一端搭靠于所述左支板(6)上,另一端搭靠于所述右支板(7)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座椅翻轉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0)末端與所述右支板(7)接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翻轉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軸(4)為階梯軸,其軸徑自與所述第一底座(5)固定連接處起逐漸遞減。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翻轉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5)上設置有銷孔,該銷孔內套設有插銷(13),所述左支板(6)上設置有弧形孔,插銷(13)末端伸入弧形孔內。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座椅翻轉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銷(13)上還安裝有指環(14)。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翻轉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3)邊沿還經過折彎加工形成加強筋。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椅翻轉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5)包括L形上座殼(17)和L形下座殼(18),L形上座殼(17)具有殼臂A(171)和殼臂B(172),L形下座殼(18)具有殼臂C(181)和殼臂D(182),殼臂A(171)與殼臂C(181)層疊焊接在一起,殼臂B(172)與殼臂D(182)層疊焊接在一起,殼臂A(171)和殼臂C(181)與所述芯軸(4)固定連接在一起,上座殼(17)和下座殼(18)均為鈑金結構件。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汽車座椅翻轉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5)還包括上圍殼(19)和下圍殼(20),上圍殼(19)包圍連接于所述殼臂A(171)上方,下圍殼(20)包圍連接于所述殼臂C(181)下方,并且上圍殼(19)與下圍殼(20)對接形成圍環(21),所述殼臂A(171)或殼臂C(181)與所述芯軸(4)連接處容納于圍環(21)內,上圍殼(19)和下圍殼(20)均為鈑金結構件。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汽車座椅翻轉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圍環(21)主視投影為圓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華陽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貴州華陽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56578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