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機械加工用易于維護的智能機械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536436.3 | 申請日: | 2020-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3995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銳熙;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軍 |
| 主分類號: | B25J9/00 | 分類號: | B25J9/00;B23Q7/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中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52 | 代理人: | 楊毅宇 |
| 地址: | 510440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嘉禾街尹邊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械 工用 易于 維護 智能 機械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械加工用易于維護的智能機械手,包括機械手主體與底座組件,機械手主體固定安裝在底座組件的頂部;底座組件包括底板,底板頂部的凹槽內設置有安裝螺栓,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拆裝殼,拆裝殼內壁頂部的中點處活動連接有穩固塊,穩固塊的頂部貫穿拆裝殼且延伸至其外部與機械手主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機械手主體和底座組件的相互配合,實現了一種機械加工用易于維護的智能機械手,工作人員花費極少的時間及精力就可將機械手主體拆卸下來,拆卸過程中不需使用工具(扳手、螺絲刀等),極大地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并且整個機械手主體的安裝也十分穩固,實用性高,適合推廣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機械加工用易于維護的智能機械手。
背景技術
在進行機械加工的過程中,常會用到智能機械手,現有機械加工用智能機械手不易于維護,整個機械手的拆裝過程需花費工作人員較多的時間及精力,極大地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不方便工作人員仔細排查智能機械手可能出現的問題,實用性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械加工用易于維護的智能機械手,以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機械加工用易于維護的智能機械手,包括機械手主體與底座組件,所述機械手主體固定安裝在底座組件的頂部;
所述底座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頂部的凹槽內設置有安裝螺栓,所述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拆裝殼,所述拆裝殼內壁頂部的中點處活動連接有穩固塊,所述穩固塊的頂部貫穿拆裝殼且延伸至其外部與機械手主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拆裝殼頂部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靠近機械手主體的一側與其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卡塊,所述卡塊的底部貫穿拆裝殼且延伸至其內部,兩個卡塊之間通過限位板相連接,所述限位板底部的前后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擋板,兩個擋板之間通過滑軌固定連接,所述滑軌的表面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移動板,所述移動板頂部的左側活動連接有穩固桿,所述穩固桿的底端貫穿移動板且延伸至其外部與拆裝殼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拆裝殼內部底部的凹槽內固定連接有穩固軸承,所述穩固軸承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頂端貫穿移動板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螺紋桿與移動板之間螺紋連接,所述螺紋桿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齒輪,所述拆裝殼內壁右側底部的通槽內固定安裝有拆裝軸承,所述拆裝軸承內環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的右端貫穿拆裝軸承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連接有把手,所述轉動桿的左端貫穿拆裝軸承且延伸至其左側固定連接有與第一齒輪相互嚙合的第二齒輪。
優選的,所述機械手主體靠近拆裝殼的一側與其相互接觸。
優選的,所述拆裝殼的前側為開通狀態。
優選的,所述穩固軸承外環的表面與拆裝殼固定連接,所述穩固軸承內環的內壁與螺紋桿的表面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通過機械手主體和底座組件的相互配合,實現了一種機械加工用易于維護的智能機械手,工作人員花費極少的時間及精力就可將機械手主體拆卸下來,拆卸過程中不需使用工具(扳手、螺絲刀等),極大地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并且整個機械手主體的安裝也十分穩固,實用性高,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圖的結構剖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底座組件正視圖的結構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底座組件右視圖的結構剖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卡塊正視圖的結構剖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軍,未經劉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53643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