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側防撞架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406790.4 | 申請日: | 2020-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04725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鄭鵬;朱珠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六者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42 | 分類號: | B60R19/42;B60R19/26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朗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賈傳美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致***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側防撞架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側防撞架結構,包括防撞欄,所述防撞欄的一側連接有接有安裝架,且防撞欄與安裝架之間安裝有緩震機構,所述緩震機構的內部包括有多個套管,且套管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緩震彈簧,所述緩震彈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連接板,其連接板的另一側連接有連接桿,且連接桿與安裝架之間為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中,當汽車的側面受到快速的猛烈撞擊時,通過多個緩震彈簧的彈性,可以使其能量在傳遞的過程中,衰減汽車主體框架受到的沖擊力,減少汽車主體框架變形的情況發生,提高了側防撞架的防撞性能,且通過拔出密封塞,可以通過進料口對其套管內添加潤滑劑,防止長期使用,內部的緩震彈簧出現生銹。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防撞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側防撞架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防撞架是用來減輕車輛受到碰撞時,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種裝置,由主梁、吸能盒和支架在汽車的安裝板上組成,防撞架和吸能盒都可以在車輛發生低速碰撞時有效吸收碰撞能量,盡可能減小撞擊力對車身縱梁的損害。
現有的側防撞架結構,在其使用的過程中,當汽車受到快速的沖擊碰撞時,不易快速的吸收沖擊力,且其受到碰撞后,其防撞架不易拆卸進行維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的工具包無法很好的對其進行防水和對工具包本體內部防污漬、防磨損情況的解決辦法,很難在使用中達到對人們需求的最大化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新型側防撞架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側防撞架結構,包括防撞欄,所述防撞欄的一側連接有接有安裝架,且防撞欄與安裝架之間安裝有緩震機構,所述緩震機構的內部包括有多個套管,且套管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緩震彈簧,所述緩震彈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連接板,其連接板的另一側連接有連接桿,且連接桿與安裝架之間為固定連接,所述套管的一側開設有進料口,且進料口的內部卡和連接有密封塞,所述防撞欄的表面安裝有拆卸機構,所述防撞欄與套管的之間安裝有固定機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連接板與套管之間為活動套接,且連接板通過緩震彈簧與套管之間構成彈性伸縮結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拆卸機構的內部包括有兩個卡槽,且卡槽與防撞欄的一側兩端之間為固定連接,所述卡槽的內部卡合連接有橡膠墊,且卡槽的一側螺紋連接有手擰螺栓,所述手擰螺栓靠近防撞欄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墊片,且墊片與橡膠墊之間為活動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墊片通過手擰螺栓與卡槽之間構成升降結構,且卡槽關于橡膠墊的中軸線呈對稱。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機構的內部包括有凹槽,且凹槽與防撞欄的一側之間為固定連接,所述凹槽的內部套接有連接塊,且連接塊與套管之間為固定套接,所述凹槽的一側螺紋連接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與連接塊之間為螺紋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連接塊與凹槽之間為活動連接,且連接塊通過固定螺栓與凹槽之間構成可拆卸結構。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中,在緩震機構的作用下,當汽車的側面受到快速的猛烈撞擊時,通過多個緩震彈簧的彈性,可以使其能量在傳遞的過程中,衰減汽車主體框架受到的沖擊力,減少汽車主體框架變形的情況發生,提高了側防撞架的防撞性能,且通過拔出密封塞,可以通過進料口對其套管內添加潤滑劑,防止長期使用,內部的緩震彈簧出現生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六者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六者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4067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粒機機頭料回收系統
- 下一篇:一種GCK柜移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