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下清淤機器人的耙吸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04725.6 | 申請日: | 2020-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77404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高徐軍;石立;宋政昌;郝鑫;張述清;李巍尉;劉瀟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中電建港航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5/28 | 分類號: | E02F5/28;E02F3/88;E02F3/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飛 |
| 地址: | 71006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清淤 機器人 單元 | ||
1.一種水下清淤機器人的耙吸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污罩(1)、泥漿泵(2)、液壓馬達(3)、前側向雷達(4)、前首向雷達(5)、吊耳(6)、吸污側下層大臂耳板(7)、吸污側上層大臂耳板(8)、保護網螺栓(9)、保護網(10)、螺旋馬達(11)、螺旋馬達螺栓(12)、螺旋馬達座(13)、調整法蘭(14)、耙吸螺旋桿(15)以及吸入濾網(16),其中,所述集污罩(1)中部設有吸污口,所述吸污口內安裝有所述泥漿泵(2),所述泥漿泵(2)上設有所述液壓馬達(3),所述泥漿泵(2)且位于所述吸污口內安裝有所述吸入濾網(16),所述集污罩(1)兩側均開設有開孔,所述開孔內均安裝有所述螺旋馬達座(13),所述螺旋馬達座(13)上均安裝有所述螺旋馬達(11),所述螺旋馬達座(13)外側邊均通過若干個保護網螺栓(9)與所述保護網(10)固定安裝,所述集污罩(1)內側安裝有所述調整法蘭(14),兩端調整法蘭(14)之間設有所述耙吸螺旋桿(15),所述集污罩(1)外側上部兩側均設有所述吊耳(6),所述集污罩(1)外側下部兩側均分別設有所述吸污側上層大臂耳板(8)和吸污側下層大臂耳板(7),所述集污罩(1)外側頂部兩端均設有所述前首向雷達(5),所述集污罩(1)外側中部兩端均設有所述前側向雷達(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下清淤機器人的耙吸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側上層大臂耳板(8)以及所述吸污側下層大臂耳板(7)均為雙耳結構,所述吊耳(6)設置為單耳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下清淤機器人的耙吸單元,其特征在于,兩側保護網(10)均螺栓固定在所述集污罩(1)外側兩端上,其中,所述集污罩(1)采用板材折彎、焊接形成倒鈍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下清淤機器人的耙吸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吸螺旋桿(15)的兩端均通過調整法蘭螺栓(17)與所述調整法蘭(14)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下清淤機器人的耙吸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漿泵(2)、所述液壓馬達(3)以及所述吸入濾網(16)為一體式結構且通過若干個螺栓與所述集污罩(1)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中電建港航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中電建港航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0472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