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抑菌活性的細菌素及其生產方法及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43864.7 | 申請日: | 2020-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83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何增國;喬曉妮;孫曉雯;湯偉;唐濤;張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青島百奧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K14/32 | 分類號: | C07K14/32;C07K1/36;C07K1/30;C07K1/16;C12P21/00;A61K38/16;A61P31/04;C12N1/20;C12R1/07 |
| 代理公司: | 青島合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64 | 代理人: | 王曉曉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活性 細菌 及其 生產 方法 用途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抑菌活性的細菌素,該細菌素由彎曲芽孢桿菌菌株(Bacillus flexus)經過發酵制備產生,所獲得的分子量為6094Da,該細菌素在酸堿條件下穩定,能夠耐受高溫,對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部分消化酶不敏感,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無乳鏈球菌、產氣莢膜梭菌等革蘭氏陽性致病菌具有很強的預防和拮抗作用,在醫療、食品、飼料、養殖、種植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細菌素,涉及到微生物發酵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深海來源的彎曲 芽孢桿菌R29-2產生的彎曲菌素,該細菌素能有效拮抗金黃色葡萄球菌、無乳鏈 球菌、糞腸球菌、產氣莢膜梭菌等致病菌。
背景技術
自上世紀20年代末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以來,抗生素徹底改變了醫學領域, 它們每年挽救數百萬患者的生命,并且在預防傳染病和外科手術等領域發揮了關 鍵作用。然而近年來,對人和動物誤用和濫用抗生素大大加速了微生物耐藥性的 形成,新型抑菌類物質的研究備受關注。
細菌素是一類由核糖體合成,需經翻譯后修飾活化并且經過特定轉運系統運 輸到胞外發揮作用的具有抑菌活性的肽類物質,細菌素以其有別于抗生素的抑菌 機制、不易產生耐藥性和無毒副作用的特點,成為最有可能代替抗生素的物質之 一。傳統抗生素通常是針對單一的酶來控制代謝途徑(如脫氧核苷酸、蛋白質及 細胞壁的合成),容易引起細菌耐藥性;而細菌素作為微生物獲得生存優勢的常 用手段,可作用于目標菌株生物被膜、細胞壁、細胞膜和功能基因等多處靶點, 從而更難產生耐藥性。此外,大部分細菌素抑菌譜比較窄,僅對與其親緣關系較 近的菌株產生拮抗作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環境中其他細菌產生耐藥性的風險, 且細菌素通常能耐受高溫,在衛生、食品、飼料等行業作為替代傳統抗生素的添 加劑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
細菌素的研究多集中于乳酸桿菌、芽孢桿菌等來自于陸生生物或陸地環境中 的菌種,關于海洋細菌產生的細菌素的報道較少。深海環境特有的高鹽、高壓、 低溫、缺氧、少光等極端條件,賦予了海洋微生物不同于陸地微生物的代謝系統 和防御體系,產生了許多結構新穎且具有特異生物活性的代謝產物,在抑菌方面 具有獨特效應。
彎曲芽孢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細菌,此前有文獻報道其在降解有機氮、鄰 苯二酚、促進沼氣發酵以及產β-淀粉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但未見該菌有抑 菌活性的相關報道。本發明從深海中分離到一株彎曲芽孢桿菌,能產生抗革蘭氏 陽性菌活性物質,該活性物質經證實為一種全新細菌素,命名為彎曲菌素 (flexusin)。
發明內容
基于當前抗生素耐藥性日益嚴峻的現狀,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的抑菌活性物 質,由分離自西太平洋卡羅琳海山水樣中彎曲芽孢桿菌合成的彎曲菌素,能有效 拮抗金黃色葡萄球菌、無乳鏈球菌、糞腸球菌、產氣莢膜梭菌等革蘭氏陽性致病 菌,且相對較難引起細菌耐藥性,在醫療、食品、飼料、養殖、種植等領域內作 為傳統抗生素替代品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
據此:本發明發現了一種具有抑菌活性的細菌素,所述細菌素的分子量為6094Da。
進一步的,所述的是由彎曲芽孢桿菌代謝合成產生的。
進一步的,所述彎曲芽孢桿菌分離自西太平洋卡羅琳海山海水。該菌株已于 2019年10月24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 藏編號為CGMCCNo.18731。
進一步的,所述細菌素采用RP-C8檢測時于220nm條件下獲得特征峰或采 用C18柱檢測時于280nm條件下得到特征峰。
另一方面,本發明發明了一種細菌素的生產方法,具體生產方法如下:
(1)發酵:將彎曲芽孢桿菌接種于培養基中,深層通氣發酵24~36h,得到 含有細菌素的發酵液;
(2)分離:將含彎曲菌素發酵液經離心,收集上清液;上清液經酸沉和/ 或大孔樹脂吸附洗脫,收集活性組分,真空濃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青島百奧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海洋大學;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青島百奧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4386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